设置

关灯

第六十三章 郑芝龙动心

第(2/3)节
芝凤,兄弟排行第四,是著名的十八芝之一。后来考武举时改名鸿逵,字圣仪。

    郑鸿逵今年虽然只有三十一岁,却已是郑芝龙的左膀右臂,深得郑芝龙的信赖。

    此次郑芝龙唤他来致远园议事,便是为了答复朝廷一事。

    一个月前,郑芝龙的长子郑森(郑成功)写了一封家书派人送来福建。这封家书可不仅仅是问安这么简单,郑森委婉的表示天子希望和郑家联合成立一个皇明贸易商会。

    皇明贸易商会直属于朝廷,由郑家负责具体运作。挂靠在皇明贸易商会名下的船只都可以用朝廷官船的名义走海经商,不需要再向朝廷缴纳海税。

    走海经商利润所得,朝廷和郑家平分。

    郑森同时指出,郑家可以对外售卖入会权,别的海商想要加入皇明贸易商会可以直接向郑家付一笔钱,至于这笔钱是多少,朝廷不会过问。

    当然,朝廷也可以出售入会权,最终按照入股多少分红。

    这无疑给了郑家极大的权力,郑芝龙甚至获得了垄断闽海商贸的特权。

    不过郑芝龙却没有立即答应下来。

    毕竟现在他已经是福建的绝对实权者,海税收多收少全在他一句话。

    收缴的海税当然要上缴一部分至朝廷,但上缴多少同样也是看他的心情。

    他的心情好了,就给朝廷多一些银子。他的心情差了,就给朝廷少一些银子。

    要是成立了皇明贸易商会,至少理论上要给朝廷让出一半的利润。

    这是傻子才会做的事。

    好在天子是让郑森以家书的名义把这层意思隐晦的表露给郑芝龙,这样郑芝龙即使没有立即做出回应,天子面子上也不会太难看。

    只是昨日长子郑森又派人送来一封家书,郑芝龙看过之后真的有些动心了。

    “大哥,可是那朝廷又许下什么允诺?我那好侄儿在信中怎么说?”

    郑鸿逵心情显然很不错,最近朝廷对大哥又是加官又是进爵的,可谓恩宠有加。这种时候郑森又派人送来家书,准保是好事。

    郑芝龙将一份已经拆封的书信递给郑鸿逵,淡淡笑道:“你自己看吧。”

    郑鸿逵接过书信,将信纸展开来看,起初还神态自若可看了一半却是惊呼出声。

    “朝廷要改漕运为海运?”

    也难怪郑鸿逵如此惊讶,自京杭大运河开凿以来,便一直是贯通南北的重要纽带。大明立国后对大运河的倚重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别管是江南的丝绸、粮食还是盐巴,都需要依靠大运河运输送往北京。

    但到了万历年间,运河经常淤塞,朝廷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清淤。加之漕运的效率日渐低下,朝廷便起了兴海运替漕运的心思。

    但这也只是想想而已,一直无法付诸实施。

    原因就在于千里大运河养活了几十万漕工,如果废除漕运改为海运,固然能够提升效率,精简开支,但随之几十万漕工都会没有饭吃,很可能会
第(2/3)节
推荐书籍:无法挣脱拘束的肉块铁蹄下的爱情在他股掌之上(兄妹 古言 强制爱 1v1)重生之被同桌拿下叶蓉的人贩之路做爱如少年美味佳肴(秀色文)穿越后绑定了六个老公(NPH)两个妈妈我都想要美艳人妻小舅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