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明末烟云之崇祯二年(2)

第(4/36)节


    自己这部兵马是山海关的辽东军离遵化和三屯营最近的明军,于是立即带领自己手头的大部兵马,火速行军走抚宁、迁安这条路线赶往三屯营,保遵化。

    但是从喜锋口到三屯营只有五十里,喜锋口到遵化是一百里,遵化在以西,三屯营在以东的位置。而从山海关到三屯营长达二百六十里,袁崇焕要赵率教不分昼夜急行军,赶在八旗兵的前面进入遵化防守,好把八旗兵拦截在遵化。

    十一月初二,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领兵已经赶到了遵化以东的三屯营,正想进城休息片刻埋锅造饭,再赶往遵化去。但是行到城下,三屯营总兵朱国彦却不让赵率教入城,理由是十一月初一日开始,京师包括京畿地区实行戒严。

    于是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只好马不停蹄的领兵继续东进去支援遵化,十一月初四日赵率教的部队终于赶到了遵化城外,整个部队早已累的不行了,饥饿寒冷交迫的这支尽忠报国的明军,走向了人生最后也是最光荣的一战。

    ************遵化,城外。

    赵率教握着长柄偃月刀的右手,又用粗布层层捆紧,这样可以在砍杀的时候偃月刀不被震落。

    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一部四千兵马,疾驰在通往遵化的路上,全军心如火燎,每个人都在燃烧自己的报国忠心。已是天气转寒的十一月天气,辽东军已经全部换上了棉甲。

    赵率教的左手控好马缰绳疾驰着,身穿着标志性的深红色棉甲套服,脚穿着短革靴,手中的偃月刀散发出阵阵不寒而栗的寒光。

    全部兵马均为骑兵,分为三个部分,赵率教自领身穿红色棉甲的中军,共两千人。左翼是副将左辅率领的一千骑兵,身穿白色棉甲。右翼是左臣率领的一千骑兵,身穿灰色棉甲。

    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为人廉洁勇猛,做人厚道、勤身奉公、不辞辛劳,被世人评为和满贵一起是当世良将。

    赵率教骑在奔腾不歇的战马黑儿身上,他的身姿如风似电,热泪在寒风中含在眼眶内,随着大风的不停吹刮,热泪一滴滴斜着从眼角飞落,最后流进了风里。

    “全军……加速……”赵率教低吼道。

    “吼……吼……”明军士兵们在大风中以吼声回应着主帅。

    这时,前面一骑向赵率教奔来,原是明军的探子。赵率教知道前面有敌情了,立马高举长柄偃月刀,大喊:“停军!”

    明军顿时逐渐停顿了下来,扬起了滚滚烟尘,大风又无情的吹送,明军的人马一时处在烟尘之中。

    那个探子,骑马来到主帅的近处,立刻下马,小跑了几步来到赵率教的马前,用威武的姿势分两段动作,半跪下来,一手叉腰一手锤地,低下头。

    “报,后金贝勒阿济格等所部满洲左翼二旗,正在遵化城外准备攻城。”探子道。

    “他们有多少人马?”赵率教问道。

    “大概两万多人。”探子回报。

    赵率教听到后金攻遵化部队是自己的几倍,没有一丝一毫的动
第(4/36)节
推荐书籍:我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在这蝉鸣之时在求生游戏跟魈和万叶DO了甜蜜禁忌风流儿子俏老妈摘月亮的人古代难民穿到现代后欺姐(继姐弟H)夫妻交换的刺激(短篇)八零:改嫁隔壁糙汉后他宠我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