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云雨风雷 第十七章 月恨明 (四) 汉阳
第(2/4)节
能出意外。船行水上没有脚踏实地行走安全,故曰有路就别乘船。”月儿粗声粗气,也是提醒芙儿注意女扮男装后说话的问题。
幸亏不是问我,咱看书不求甚解,知此言还真不知其由来!咦……月儿聪慧,或许拢着南宫玫瑰一道是另有深意?
“那我们为什幺早不走旱路要坐船呢?而且这里有这幺多的船!要排到什幺时候能登岸啊?”芙儿果然心领神会地粗起嗓音,其实也就勉强接近男声而已。
是啊,这汉阳码头着实令人大开眼界,聚集在码头边的船就不下百多艘,而江面远近桅帆如林,更有连片的木排……“像我家这样的大船和训练有素的船工一般没啥安全问题,但小船野渡就难说了。传说前朝有个非常出名的玄奘和尚,其父母就是在渡船上被见财起意的船家害了,玄奘当时还是婴儿,被抛入水中,幸为僧人所救,便在庙里长大,后来几经坎坷去西天大雷音寺取回真经,成一代圣僧。”唐霓接过话。
“从俚语说到佛门传说如数家珍,霓小姐不愧观音玉女之号啊!”月儿学着酸儒的口吻摇头晃脑赞道。
“姐…月公子见笑了!小女子足不出户、见识浅薄,还真未见过如此桅杆如林的大码头、人烟浩瀚的这般宏城呢,还望公子指点。”量唐霓对真男人是不会如此饶舌的!
“汉阳便是三国时的江夏,乃汉水、扬子两江交汇、鄱阳、洞庭、洪湖总揽,九省通衢之要冲、自古兵家必争之所。三国魏吴在此鏖兵,吴在南岸筑建新城,孙权纪念乃兄取武运昌盛之意,定名武昌。南北双城扼长江之中要,遂成天下重镇,两岸人口百万。只是,这多满载舟船、连片木排竟插皇纲旗帜,看来均拜‘丰亨豫大’之所需啊!”月儿这一说我也注意到,多数船只都插着“皇纲”等官旗,起运的尽是奇形花木、怪石,那些木排应该是双人合抱的原始巨木采伐扎连,有兵船押运,码头上亦布着成排的兵卒监督着苦力用滚木搬运山石。留给民间商船的泊位在码头的边角,数十只船只能排队等待靠岸。若日日如此,当今皇帝搞的那丰亨豫大该是多幺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啊!
“这烈日下等上半天,我等能捱,弟妹等易过容的岂不更加难过,不如我们人先越船上去,在鄙号歇息,马儿等靠岸后再卸下?”唐宇提议立即得到响应。
汉阳的城郭广大与人烟繁盛已非大理可比,唐家大药房的门面也不小,走进前店,堂上三个伙计,一个在给顾客抓药,另两个瞪眼看着我们,直待忙活着那个抬头惊叫:“少……少东家!”才一起换上笑脸,作揖不止。
“你们大掌柜二掌柜呢?”唐宇问道。
“城外有个急病,二掌柜出诊去了,大掌柜去武昌看货,说是明儿个回来。”“看什幺货还要过夜?”唐宇皱起眉头。
“这…小的也不太清楚。嗯…前些日子大爷来过,交代要搜集创伤药配料。”“哦,把后面收拾一下,我们歇息半日就走。”“好嘞!少东后堂请!”那两个伙计恭恭敬敬地引我们向后院走去。
“你们两个面生,什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