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68节
第(2/5)节
完名就用了半个时辰左右,都快到辰正(8点)了,大家排好队等着皇帝到来。
辰正时,昭德帝到了保和殿,行礼的规矩大家都知道,在众人大声的朝拜这个国家的帝王时,唐瑾的内心激动起来。
当你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了解一个帝王的时候,你没有什么感觉,可当你亲身经历的时候,你不可能平静得了。
等昭德帝旁边的太监喊了平身,昭德帝带着大家对着孔夫子画像行了礼,画像被抬走后,昭德帝也没有废话,只一句殿试开始后,就高坐上位看下边的人颁发策问试题。
唐瑾的位置在前排,他拿到试题后一怔,不止只因为试题不是印刷的是手写的,更是因为这道策问题好像出了四书五经的范围。
策问题只有一句,很好理解,却很难回答。
第97章快来订阅我n_n
“商之国何用?”唐瑾在心里轻轻的将这句话念了出来,思索着这道策论题背后的深意。
他在唐家地窖下的图书室里看到过很多乡试会试的卷子,还是第一次见到问商事的,这不太正常。
世人都知道,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是最未等的,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商业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
唐瑾摇了摇头,现在不是想这个事的时候,他要想的是,皇帝为什么要出这样一道策论题?他想要看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答案?
他身处于咸朝,一个宋之后历史上没有的朝代,不,身处在这个时代,应该说是国家而不是朝代。
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唐瑾皱了皱眉。说实话,他对于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了解的并不多,这么些年来,他都是在努力的念书念书再念书,没有机会更没有时间了解这一些。
就他所了解到的那些,手工来很发达,根据历史的发展,它的资本主义应该是处于将要萌牙的时代,对外贸易早在汉唐代时就已经有了,宋代时的海贸也有了一定的规模,那么现在呢?
唐老爷子从来没有跟他说起过海外贸易的事情,或许可以推断出一点:他年轻的时候国家初建,没有精力发展海外贸易,是以他也没有接触过这一方面的事,后来回了李家村,即便是跟外界有联系,要么是所知的信息有限不足以知道这些,要么是国家跟本就没有怎么发展海外贸易。
那么皇帝出这个题,是想要发展或者大力的发展海外贸易吗?
如果他不想的话,就不会这么问。
比如一个人经常从一家糕点店门过经过,他要是不爱吃糕点,就不会关注好不好吃的问题,只有他想买了的时候,才会想知道那东西好不好了吃。
皇帝要是从来没有动过海外贸易的念头,也不会来问商业对于国家有什么用处。
不对不对!
唐瑾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想偏了。
元朝的时候,做海外贸易的人很多,沈万三就是从这里发了大家,才将自己父辈子辈的名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