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123节
第(4/5)节
毛笔画出来的图,还是不满意。
毛笔太软不说,他用毛笔画图的功力也不行,早知道,就买个硬笔了。
上次他逛街的时候,看到过笔店里有卖硬笔的,是一个双瓣合尖的马耳形笔舌的竹管笔,笔舌之中还有一条缝隙,很像现代用的那种钢笔。
当时挺吃惊的,想着是不是这朝代有人穿过,才有了现代的东西,而且历史还在南宋后拐了个弯。
问了店员以后才知道,这种硬笔自古就有,不过用的人少,一般人不知道。
他问过了,这种笔有个形象的俗称:无毛笔。
这自然是要与有毛笔区分开来。
文人嘴里的硬笔指的是狼毫鼠须这一类的硬纤维做成的毛笔,相对的软笔指的是羊毫兔毫鹿毫这种软纤维制成的,因此不用毛做成的硬笔就成无毛笔了。(注)
因为有着钢笔的情节在,唐瑾自然想买一个的,问了一下,发现太贵了。
倒不是这种硬笔贵,而是店里的这个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又是展品,不卖。不过你非要买的话,钱掏足了也卖你。
别处也能买到的东西,唐瑾又不是冤大头,非要买那个。当时想着有机会了别处再买一个,不过却没有遇到合适机会。
画完了以后,唐瑾想了想,唐老爷子他们有钥匙,他干脆出门找银店问问,他的东西能不能做出来吧。
家里值钱东西多,唐瑾也不怕被偷,这房子在衙门前边大街上的小巷里,没有人敢在这里偷东西。
至于万一,没有万一。
嗯,他听秘书省的人说除了开国时有些乱,这条大街上已经有六十多年就没遇到过贼了。两万多个日夜过去没有一日遇到贼,可不是没有万一。
出了巷子到了富贵街上,再走一段路就是长安南街了,唐瑾叫了个牛车载他。
五府六部门前这里,多的是轿子与牛车,做的就是一些吏员和没车没轿的低阶官职人的钱。
他找了一家大的银店,让车夫等着,进店里问去了。
球和底座倒是能做了出来,不过这银店不做金店的事。
唐瑾又去金店问了,店里的师傅说浇筑的事可能不成,不过要是镶嵌的话没问题。
唐瑾想了一下,他的东西了也不用多精致,而且时间紧,来不及做精致的,主要是一个新颖,就点头了同意了。
担心他们店里的金银不纯,唐瑾就与两家店约好了用自己的金银来做,只付他们工钱。
回去以后,家里人还没有回来,唐瑾付了车钱,进家里后就找了皇后赏的金银出来。
这些金银都是官金官银,纯度好的很,不是内廷制的,没有内廷的印记,可以拿去用。
唐瑾按着记忆,又重新画了一副更加细致的图,标了尺寸出门。
虽说他老爷不让他出门,但他在京这么些时间,见过他的人多了,也不差两家店了。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但需要出去时就得出去。
找了车,先去近
第(4/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