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4)
第(2/5)节
海总发通知你看到了嘛!」
姚若:「家离地铁站一公里以上准许打车,报销路费!自己开车她给报销油费!不设上限!」
姚若:「出什么事儿了?」
姚若:「是不是跟你们上午开的会有关啊?」
姚若:「然姐透个信儿呗,什么情况?」
小姑娘发信息没完没了,隋然退出去看了眼被免打扰的惊雷团队群聊,发现十多分钟前海澄发了条通知:「明天早上九点开全体会议,所有人不准迟到[拳头]」
联系前后因果,姚若认为明天的会跟上午的小会有关合情合理。
隋然盯了会儿屏幕,问淮安:今晚算谈成了?
她隐约觉得哪里不对,毕竟淮总还叫她转告海澄,远离燕京空降来的傅兰洲傅先生。
她想起傅兰洲和海澄买单时,常主任问过负责人是不是医大的刘教授,淮安否定了答案,特别说明是九十年代卡隆实验室出身的那位冯老。
彼时,两人不约而同聚焦傅兰洲。
傅先生。
生意场上的称呼往往表明对此人的态度,直呼其名多数情况下表示亲近,相反,先生并不一定是尊敬。
常主任给出的条件很有诚意。淮安说,近期找个机会聊聊看吧。
隋然没有经手过大宗项目,不好评论,想了想,问:傅总那人你怎么看?
我跟此人接触不深。淮总这回省去了傅先生,直言,定下负责人是冯老,我与海澄知会过,信息应及时更新给常主任。
淮安对冯老的推崇历历在耳,隋然点头,海澄应该会跟常主任说明白。
海澄不至于把淮总的话当耳旁风,毕竟她参与了整场会议,更了解冯老对遇安这项目的意义尽管一开始芮岚对冯老印象不佳,但她在淮安心目中是无可替代的。
可是你看,常主任仍以为是刘教授负责。那么问题出在哪边,很清楚了。
问题出在傅兰洲。
是他串联起了常主任(临港)海澄(兆悦)淮安(遇安),今晚之前,各方信息集汇于他一方。
利用上下家间的信息差达成交易是居间方常用的策略,拿捏一些不必要但也比较关键的条件,选择适当时机放给上家或者下家。
正面看,以居间方的立场留出转圜余地,一定程度起到了缓冲作用。
但,无法否认的是,人为干预的信息差使沟通成本上升,且不排除居间方因为信息传递不够及时、精确,导致一方利益受损,甚至违背原始意愿。
好复杂。隋然嘀咕。
其中的门道倒是不难想通,只是她一贯倾向简单直接做事情,套路能少则少,不浪费客户时间,也不浪费自己的。
不用多想。
淮安打开车内音响,舒缓悠扬的弦乐一下子激发困意,隋然没忍住打了个哈欠。
困了?
没。隋然调整姿势坐正,但思绪却像是被背景音带走,整个人放空了,心不在焉地刷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