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吴地血雨 姬光夺权(2)
第(2/2)节
不受,伍子胥在旁力劝,方才勉强收下。伍子胥向专诸秉明公子来意,详述此举的根据与意义,并强调此事极其危险,随时可能身首异处。专诸闻后,愤然顿足捶胸说:“僚贼不除,国无宁日,诸愿助公子成就大事!然诸有高堂老母,二位若能代为照顾,则诸不畏死。”
姬光上前握住专诸的双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讷讷半天,才说道:“壮士如此仗义,光必侍令堂为亲母,壮士之名亦将永留青史。”
鸿鹄之所以能飞九万里长天,因其羽翼有力,若能断其双翼,也就难以飞翔了。吴王僚生性多疑,其弟掩余、烛庸及其子庆忌三人,常护卫身边,不离左右。掩余、烛庸兄弟二人,骁勇无比,不惧鬼神;王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有此三人护卫,欲刺王僚,实难下手,因此,刺杀王僚之前,必先断其羽翼,除此三人,否则,即使王僚身亡,姬光亦难继承王位。
公元前515年,楚平王亡故,十一岁的孩童芈珍继位,是谓楚昭王。闻听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怅然悲叹,恨苍天无情不公,自己不能亲手斩杀昏君,为父兄及全家三百余口报仇雪恨。然而断鸿鹄双翼的时机已到,在伍子胥的策划下,姬光谏王僚趁楚丧之期,朝政紊乱,兴师伐楚,且荐掩余、烛庸为元帅和大将,派庆忌往卫国借援兵。这时皇叔季札已下山回宫,请其巡访列国,寻求同盟。王僚不知是计,为掌霸权,不仅一准奏,而且对姬光的忠诚感激不尽。
时机成熟,姬光与伍子胥再次往访专诸,言明大好时机。专诸闻后,颇显出犹豫之色,许久方才开口:“专诸非怕死之徒,只是担心高堂老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今若使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孝之极,专诸不为不孝之徒。”
第(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