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武淬砺 伍员造访(4)
第(1/2)节
伍子胥嘿嘿一笑说:“吴国山川毓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何能无将帅之才呢?”
“如此说来,爱卿一定又结识了一位天下英才。”阖闾迫不及待地问:“但不知此人可有专诸之勇,要离之智?”
伍子胥又是嘿嘿一笑,说道:“大王,盟弟专诸,敝友要离,虽能治人于死,终须舍己之生,何足道哉!”
阖闾点点头。是呀,说到底,这两个人不过是个刺客。拚得自己,赢得他人,难当大任,更够不上英才。
“将军所荐之英才,姓什名谁,家在哪里?”阖闾问道。
“姓孙名武,隐居于穹窿深处。”伍子胥回答。
“此人究竟有何本领?”阖闾追问。
伍子胥慢条斯理地回答道:“论文,文能安邦,论武,武能定国;堪称栋梁之材。明公如得此人,犹如周武王得姜尚,商汤得伊尹,齐桓公得管仲,莫说是伐楚称霸,就是开创九州,并吞列国,也并非难事。”
“啊呀呀!”阖闾喜出望外,“请问爱卿,这位经天纬地的英才,可是吴国人?”
“正是吴国人。”为使吴王免生疑忌,伍子胥故意将孙武说成是吴国人。
“吴国既有如此大才,寡人为何竟然不知?”
阖闾既怀疑,又遗憾地问。
吴王所问,很有道理。孙武来吴,隐居很深,世人莫知。
伍子胥解释说:“孙武淡泊名利,隐遁山林,深居简出,以著《兵法》为业,大王何以知之?”
提到《兵法》二字,阖闾精神亢奋,圆睁双目问道:“《兵法》?什么《兵法》?”
伍子胥答道:“孙武自著《兵法》十三篇,一曰《计篇》,二曰《作战篇》。三曰《谋攻篇》,四曰《形篇》,五曰《势篇》,六曰《虚实篇》,七曰《军争篇》,八曰《九变篇》,九曰《行军篇》,十曰《地形篇》,十一曰《九地篇》,十二曰《火攻篇》,十三曰《用间篇》。”伍子胥还具体介绍了每篇的主旨,中心思想,内容等,并背诵了一连串的军事原则,诸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听了伍子胥的介绍,阖闾赞叹不已,连连叫绝,恨不能即刻见到孙武,共商伐楚大计,恳求道:“有劳将军辛苦一趟,代孤之劳前往穹窿,请这位高贤出山。”
伍子胥说:“此人鄙薄仕途,非寻常之辈,须以礼聘之,方可能屈就。”
“就依爱卿,备厚礼往请贤人。”阖闾很是慷慨大方。
伍子胥又说:“此去若能请得孙武出山,伐楚之事……”
“将军请放心,”阖闾打断了伍子胥的话,“只要能将这位高贤请来,孤一定用为大将,领兵伐楚,为将军报仇雪恨。”
吴王命人取黄金十镒,白璧一双,另备八色大礼,写了一份礼单,交与伍子胥在身边收好,伍子胥驾驷马往穹窿山礼聘孙武。
第(1/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