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话别出山 练兵斩姬(4)
第(1/2)节
各事停当,第二天便在后花园里开始操练。从此,后花园里每天鼓声咚咚,喊声阵阵,分外热闹。阖闾偶尔来看过两次,觉得很有意思。孙子不便在宫中居住,每日早来晚归,忙得不可开交。操练了大约有个把月的时间,两队宫女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基本步伐和动作,两个人面对面,已经可以刀对刀,枪对枪地交手对打了。一天,孙子禀报吴王,言宫女掌握了操练程序,请吴王择日观操。阖闾闻听大喜,随即颁旨:明日在小校场开操。
却说灵岩行宫西南十里许有穹窿山,穹窿又西南十里许有大小三五座山峰。其中望云山在西,呈东北西南走向,校场山在东,呈西北东南走向,两山成斜丁字形交叉,望云山高于校场山数十丈。香山之南,太湖之滨,有开阔的平地,称之为大校场。西北东南走向的校场山,先前亦是峰峦起伏,峻嶒嶙峋,为了练兵校军,用人力将其削平,现在山上宽阔平坦,呈长方形,广可数百亩,最是练兵的好场所,称之为小校场,孙子操练女兵,将在这里进行。校场山西北的望云山上,宫殿错落,依山而筑,亭台点缀,别有情趣,最高望云台,建于望云峰上,离小校场最近,坐于其上,居高临下,凭栏眺望,小校场上的操练表演尽收眼底,可观看得一清二楚,不差毫发。
操练女兵的消息,早已在姑苏城内外传开,这天一大早,百姓们太湖的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向校场山,到了辰牌时分,四面已经围得水泄不通了。又过半个时辰,三百名宫女列队从望云山上走下,来到小校场,她们一色崭新的戎装,外面罩掩心甲,排成两队,一队手里拿刀,一队手里持枪,另一只手则都拿着一块盾牌。领首的左、右姬两位队长,全身甲盔,腰间佩剑,充做将官。宫女们周身各处的穿着与士兵无异,只是头上一律不戴军帽。因为女子都是把头发盘到头项上,卷成各式各样的发髻,上边还要插些钗环首饰,有的发髻高达数寸,帽子戴不下去;如果为了戴军帽,就要把头发剪短,像男子一样只打个简单的发髻,那样一来就变得不男不女,不伦不类,失去女子的美貌和风采,吴王不肯这样做。在她们的后边,有一骏骑,马背上乘的是主将孙子。其余的如执法官、传令官、鼓手、牙将、卫士、刀斧手等人跟随其后。队伍来到小校场,宫女们立定,分立两边,卫士伺候孙子下马,列帐。孙子亲自区画绳墨,布成阵势,命传谕官将两面黄旗,分授二姬,以便执之为前导。鼓手把战鼓架好,把鼓槌举得高高,随时准备奉命敲击。一切准备停当,就等吴王登上望云台,立即开操。
宫女们一个个心花怒放,笑个不止,有的抿嘴笑,有的仰脸笑,有的低头笑,有的弯腰笑,有的相视而笑,有的自顾而笑,有的哈哈大笑,有的流着眼泪笑,有的前合后仰笑。她们在笑什么?一则久困宫闱,不见世面,今日像鸟儿飞出了樊笼,什么事都觉得新鲜,特别是周围有这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百姓都来观望她们,心里格外高兴;二则看看自己的装束,打扮,便忍不住要笑——身着戎装,手拿盾牌刀枪,脸上涂着脂粉,头上插着钗环,岂不滑稽,岂不
第(1/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