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巧设埋伏 频派使臣(4)
第(2/2)节
。楚即为大国,囊瓦不过一权臣耳,大王乃一国之君,为臣者竟对君王强取豪夺,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我亦为一国之君,对囊瓦此举暴行,深感义愤填膺。今送大王银貂裘一件,或出大王被夺之右,敬请笑纳。他日必替大王雪今日之耻!”后边是吴王阖闾的署名。
泛恺抵蔡,赠裘呈书,致吴王缱绻之忱。蔡昭侯审裘阅书,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想,吴王阖闾,真乃寡人之知音,以君王之尊待寡人若此,寡人早先何以始终不察呢?真乃有眼无珠,不辨良莠,不分金石也!蔡昭侯心潮翻滚,当今天下,小国欲存,必与强国结成联盟,楚、晋是靠不住的,吴王信中说:“他日必替大王雪今日之耻。”我何不远楚而结吴呢?他想到了与自己的情况相类似的唐成公,便前往访问,欲与之同进退。
唐成公与蔡昭侯同病相怜,相见分外热忱,他不等蔡昭侯秉明来意,便急如星火地说:“大王来得正好,寡人正有要事要与大王商议。”
蔡昭侯问道:“大王所言何事?”
唐成公答曰:“先前囊瓦夺寡人之宝马,寡人对楚不抱任何希望,决心报仇雪恨,求诸晋公,始有召陵之会,十八路诸侯联兵伐楚。不料联军解体,伐楚中途夭折,仇未能报。近闻吴王仁德,想与吴联手,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蔡昭侯来唐的目的让唐成公道破,正所谓不谋而合。
原来孙子派泛恺赴蔡同时,也派使臣来到了唐国,以吴王阖闾的名义送唐成公千里马一匹,带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使之心动,决心投靠吴国。但双方对收受孙子赠礼一事却绝口不提,怕的是人格受损。
第(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