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我辈岂是蓬蒿人?
第(3/4)节
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呢?
我继续道:“可见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目光看便有不同的结论。孔子弟子中有‘七十二贤’,其中子贡端木赐便是出了名的大商人,奴婢倒想问问了,九阿哥对此人怎么看?”
“端木赐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究诚信经商,是一代儒商。他为历代商人留下了‘诚信为本’的端木遗风。”
我继续问:“春秋末年的范蠡,史称‘陶朱公’,十九年中他三次财聚巨万,又两次尽数分散给穷人和远房弟兄。对此人你又怎么看?”
“陶朱公富而行其德,讲究三分生意,七分仁义,是一代德商。”
我又问:“战国时的白圭,世称‘治生祖’,他采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而富可敌国,对此人呢?”
“白圭曾说:‘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机应变,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仁德不能够正确取舍,强健不能够有所坚守,虽然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故,白圭是一代智商。”
三问三答下来,我发现康熙的脸色变的阴晴不定,糟糕,快被识破了!必须最后一问定乾坤才好,不禁深吸一口气,方问道:“按九阿哥所言,商人中有儒商、德商和智商,另据奴婢所知,靠池盐起家的猗顿,凭畜牧业致富的乌氏倮,坐拥朱砂矿而扬名的巴寡妇清,和从海上贸易而牟利的沈万三,都是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的商人,而九阿哥口口声声说的‘皇商’,却是闻所未闻,不知究竟什么才叫做‘皇商’呢?”
“天下商人,按类分有盐商、丝绸商、木材商等;按地域分有晋商、徽商、浙商等,而‘皇商’,就是天下商人的领袖!”九阿哥双目放光:“要成为一代杰出皇商,必须完成三件大事。第一,疏通、整理和完善天下的商道,因地制宜的建立不同的商品集散地,如将‘药材之点,以纵横交错的商道为网线,形成一张兼容全国的商网,从而行之有效的做到引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需;其二,恩威并重,锻造良好的商业秩序。一方面维护商界的正当利益,为之提供实惠和便利,倡导‘生财有正道,以义为利,诚信为本’的经商风气,另一方面利用国家职能和各地商会管理、监督以及制裁尔虞我诈、投机倒把等奸商行径。其三,发展海外贸易,取邦外之利以富邦内之民。发源于西北的‘丝绸之路’、西南的‘茶马古道’,还有东南的‘香瓷海路’(亦称海上丝绸之路)便充当这样的职能,它们不仅将我中原与边远地区融汇贯通,还延伸至境外,源源不断的输出丝绸、茶叶、瓷器,输入外邦的香料、工艺品等。但,丝绸、茶叶和瓷器不应成为亘古不变的输出主题,我大清国有灿烂悠久的文化、博大精深的医药、源远流长的饮食和出类拔萃的各类人才,应该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有所创新和突破才合情合理,最终‘用洋人的骨头熬洋人的油’,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