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如火如荼(三)
第(2/3)节
想打人。
第一批‘洒’出去的安东烧酒很快就被抢到的人喝光了,许多人疯狂的打听从哪里可以换取。
李飞眼看时机成熟,终于在与草原,渤海国,室韦三面各自开放了一个交易市场,安东烧酒管够,但只能用良马来换,一匹良马换两百斤!
两百斤酒,如果只一个人慢慢喝的话,足够喝一年多的了,只需要一匹良马,真心不贵。
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大量良马被牵来了安东的边境交易。
游牧人不需要金钱,他们更喜欢以物易物,就算使用金钱,也最多用于和大唐商人购买,在他们自己内部,金银铜钱是根本不好使的。
而从这一日起的一段时间内,相信安东烧酒会成为游牧人的‘硬通货’之一。
寒冬之中,烈酒的魅力被无限放大,别说草原这个‘超级大马场’了,就算是战马不多的渤海国,和室韦诸部,也有大量的良马流入安东。
吕信估计,照这样的火热程度,就这一个冬天,恐怕就得有超过万匹的良马流入安东,吕信简直都笑得合不拢嘴,他在安东这么多年了,还从未见过这样的‘盛况’,节度使大人真不愧是神人啊。
随着不断获取大量良马,新招募的士兵也在不断进行训练。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李飞也终于偷得半日闲,不用天天奔波在外了,安心留在家里搂着两个娇妻坐在炕上,逗着三个孩子。
土炕是高句丽人发明的,高句丽虽然灭亡了,但土炕却传了下来,毕竟是冬季御寒极好的办法,好东西自有人愿意传承。
正在李飞以为自己能潇洒半日的时候,杜甫刚刚从辽河北部的新城州回来了。
当初李飞让杜甫主持兴修水利和屯田,水泥厂日产五十吨水泥全部给了杜甫安排,数万人一起施工,赶在冬季大雪封冻之前,把许多大坝,沟渠都修建了起来。
水泥碎石,沙子搅拌再植入铁条凝结成的坝体前所未有的坚固,因为水利的修建,以前一些离水较远不适合耕种的地方来年都可以引来水源耕种了。
“节度使大人,来年安东预计能多出至少两万顷良田。”杜甫满脸都是喜色的汇报道。
李飞点了点头道:“这只是最初步的发展,许多也是合适耕种的地方,只是还没有视察到,来年继续视察合适耕种的地方,兴修更多的水利,良田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的,安东的潜力很大,养活千万人口都不是问题!”
李飞没有说大话,安东可比后世的辽宁省大不少,现在还不到两百万人口,要知道后世光是辽宁便养活了四千多万人口,安东如果按照后世的面积计算的话,恐怕能养六七千万人口。
就算后世粮食产量更高,但李飞不也少说了六七倍吗,反正他觉得问题应该不大。
“节度使大人说的是。”杜甫很激动,大唐也就四千多万人口罢了,如果一个安东都能养一千万人口,那整个大唐能养多少人口?杜甫好似一下子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