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高速发展的安东
第(2/3)节
人一天也就只能缝制一件衣服的话,有了裁缝机一天却能缝制几十件上百件,产出效率也强了几十上百倍。
李飞毫不犹豫的开始下令开哦时大建建造服装作坊,不仅要做衣服裤子,还有鞋子。
这毫无疑问是一条非常大的产业线,需要的人工数量肯定也是极多的。而安东的人口潜力基本上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想要一下子再招几千服装工人并不太容易。
不过没关系,正好李飞有那三万五千多有契丹女子和孩童组成的契丹俘虏能够用上。
三万五千多契丹俘虏,其中足有一万多是女子。契丹女子跟中原汉人女子没多少差别,同样人人都会缝制衣服,都有着不错的底子。
从中抽出几千人参与服装和鞋子的生产,没有半点问题。
三月下旬的时候,第一批衣服鞋子量产出来了,各种材质的都有。
而参与生产的几千契丹女子也一下子从俘虏过度到了服装作坊的工人,过上了拿工钱养孩子的生活,当然,她们的工钱刚开始的时候不会太多,只得几百文钱一个月。
不过,她们的孩子却能接受安东都护府组织的免费教育,汉字,汉语,以及汉人的礼仪等等,这些孩童的周围完全充斥着汉人的文化。
另外,足足三个月的洗脑,大量契丹孩童已经潜意识的认同了自己可能本来就是汉人的身份,只是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被带到了契丹部落养大的。
总而言之,李飞就是冲着完全汉化他们去做的。
服装产业方面仅仅只是几千契丹女人和几千孩童总共一万多人的安置,另外两万多契丹女人和孩子,分批安排到其他产业,或者让杜甫主持,分派给了她们新开荒出来的田地种植,基本上人人都有安置。
因为用水泥拦河筑坝兴修水利而新开荒出来的大量田地,不管是分给汉人种植,还是分给契丹俘虏种植,五年之内都是不用缴税的。
在各种产业内直接参加工作拿工钱的契丹女子没什么问题。倒是那些分到田地种植的契丹女子,因为从未种过地,但李飞也有策略,会安排会种植的汉人,集中传授她们经验,并且给予她们两年缓冲的时间,两年之内都护府每月有一定的粮食补贴,保证饿不死她们。
不管是那些契丹女人,还是她们的孩子,生活都是安稳的,有规律的,几乎算得上无忧无虑,没有谁会去怀念以前草原那种苦寒的生活。
“我去,兄弟你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出这么多衣服鞋子的。”时隔几个月,曹小钟再次跟随海船来到安东,一下码头便看到成堆成堆等待装船的衣服,鞋子等等。
“这些衣服鞋子,不按件算,按制作所用的布料不同,称斤卖给你们琪清商会,你们能销得出去吧。”李飞随即报出各种布料衣服的价格。
“不可能吧,这样的价格,跟没做成衣服的布价都差不多,真的不会亏死你吗?”曹小钟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价格下,李飞还能赚到钱。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安东生产出来的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