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黄雀在后:何处不套路?(1)
第(1/4)节
一个成熟的企业会有一整套的管理体系,无论它是否科学、规范,有着怎么样的现代管理学理论作为基础,几乎都很难避免伴随着臃肿,程序化,降低效率。
这在企业遇到突发困难,身处危机的时候凸显——即便是时间紧张,情况紧急,甚至是危机公关,也常常力所不逮。
沈家旭新任财务经理,第一份任务是新做一份关于安雅华庭的项目财务评估。这个项目是房地产公司的重中之重,占用了大量的紫金,而今又遇到极大的困难;对于该项目合理的财务评估,是公司制定下一步战略的基础之一。沈家旭明白职责之重,是以,格外用心。
财务评估报告需要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基础数据材料。沈家旭详细列了所需要基础数据材料的目录,对部分可能产生混淆的内容做特别解释,文档里列明责任单位,截止时限。
然而,通知发出后,请大家于两日内提供的材料,在两日的截止日,只有行政部门提交了行政开支费用等等,项目财务部门,人事部门,销售部门都没有提供对应的基础数据。
而这仅有的一份材料,还是距离下午四点的截止时间一小时前,助理肖雪去一一打电话催促的结果。
沈家旭只能再度协调几个部门的经理,时间一拖再拖,从周二拖到周五,沈家旭才收到了所有全部想要的资料。
沈家旭问询着助理肖雪,之前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各个部门的配合响应,一直是有些问题的,效率不是很高。不过,这次也的确有些时间长了……沈经理,要周末加班,我们来做财务评估么?”
肖雪自大学毕业就在许安集团工作,工作不到两年时间,依旧是有着年轻人的朝气与积极。她对名校毕业,又在国际知名律所工作,专业素质极高的沈家旭很是仰慕。
“要是不勉强的话,就辛苦你了……如果你已经有别的安排,就不用过来了。”
沈家旭道。
“没别的安排。”肖雪笑道。
“谢谢。”沈家旭很是客气。
肖雪眨眼,愉快的笑笑。虽然是周末加班,但是有一位友好,帅气的上司也是不足中的美好了。
————
不只是沈家旭切肤感受着许安集团的低效率,杜蘅也经历着许安集团无处不在的低效,内部消耗,应付差事儿……
许乐康批准了百分之十五的裁员计划。人事部门做的裁员计划,一直在讨论,始终不出炉。无论是按照怎么样的标准,都有人强力反对。
“按照进入公司时间裁员,裁掉新进公司的人,这肯定是不行的。这几年公司的人员控制严格,新招的人都是紧缺的重要的岗位的人,他们更年轻更有朝气,一旦裁掉,公司的业务会受很大影响……”
“不同的项目等比例裁员我不同意。业务部门,项目部因为项目受影响,应该多裁员,我们职能部门本来人员就紧缺,再裁员的,我们怎样开展工作?”
“如果裁掉入职十年以上的员工,补偿
第(1/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