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解决价值观冲突,开化最顽固的脑袋
第(2/4)节
如果某个人对我们的态度很恶劣,那我们似乎就找到了非常明确的理由来疏远对方,这就是这种问题往往难以解决的症结所在。其实,从一开始,并不是一方或者彼此对对方抱着蔑视的态度,而是因为在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恶化,到最后双方完全疏远。如果你不能给出一个你根本不喜欢对方的充足理由,那对他的敌意就有被化解掉的可能。有时候,一个人永远不会接受你的观念,但并不代表着他永远不能接受你这个人,只要你不向对方表现出一些负面的信息,让他觉得自己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坏的人,那他当初得到的结论就不攻自破了。这种方法在头脑中把个人和对方的行为或信仰方面的原因区分了开来。证据表明,很多人都可以和与自己完全不是同道的人和谐相处,甚至能结成非常深厚的友谊,但前提是,他们必须能将这些外部观点和个人的品质分开。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他对你的负面态度就不会顽固下去,对你个人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
下面这些建议将教你应用这两个非常有效的心理原则。
1.“认知失调”原则
不管对方对你的态度如何恶劣,但是如果你一直都非常友好地对待这个人,那他就有可能改变自己以前对待你的方式,对你的尊敬自然也就会做出善意的回报,为了矫正并解决你们之间的这种冲突,这个人自然会消除某些信仰上的纠纷。他需要无意识地解决这个悖论--如果你非常坏的话,你为什么还能对他这么友好呢?看来,他的某个想法一定要改变一下了。研究告诉我们,他基本上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一定是个抱有错误观念的好人,而不是一个他懒得搭理的坏人。
2.“减轻罪感”的原则
研究表明,人类几乎愿意竭尽全能来消除人类身上的罪感。正如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罪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能导致自暴自弃、自我毁灭的行为。若你对他非常好而他对你异常刻薄的话,那他就会在某个层次上感到自己有犯罪的感觉。但如果你对他非常恶劣,而作为平衡的交换,他当然也有理由来讨厌你。但现在情况不是这样,你一直对他都很友好,那么,为消除自己心里的罪感,他就会改变自己的形象,表现出自己宽容和通情达理的一面。他的负罪感积累到一定程度,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他就会很少对你表现出抵触的情绪。所以,你对对方越好,对方感觉到的压力就越大。
如果你们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那么也可以通过信件、磁带、双方的朋友或者亲戚来传达你这个意思,从而使他的态度发生改变。
心理策略55:积极改变观念,就能改变
对别人的看法
有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来改变他的观念,就是要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观念,使之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你希望他具有的精神状态。事实上,你的一切努力就是想改变对方在和你交往时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
如果别人价值观和我们的不同,我们为什么就会觉得烦恼呢?因为我们在按照一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