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入职培训(上)
第(5/6)节
习和改进。
洞见:收集并准确理解新信息的能力。
参与:善于运用感情和逻辑进行沟通,能够说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
决心:面临挑战或在逆境中受挫时,依旧能为目标不懈努力。
那么如何一眼辨别出应聘者或员工的潜力?我们可详细梳理其生活和职业经历。通过深入的谈话,讨论其职业经历,做详尽的背景调查,挖掘出候选人的很多故事,进而判断其是否具有或缺乏这些特质。比如,不能直接问你有好奇心吗?而应该寻找种种迹象,判断他是否愿意自我提高、喜欢学习,以及能否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比较恰当的提问方式:
如果有人顶撞你,你会作何反应?
如何让团队中其他成员发表意见?
如何拓展思维、增加经验和进行个人发展?
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
如何了解未知的领域?
提问题时,应要求对方回答具体事例,深入了解动机、洞见、参与和决心。还要与了解他的经理、同事和直接领导详谈。
另外,重视招聘过程准确度的企业能大幅提高成功选拔人才的概率。例如,亚马逊拥有数百名兢兢业业的内部招聘专员,开设有效评估培训项目,甚至有一批经过认证的“高标准”专员。他们在某一部门工作,同时也评估和否决其他领域的候选人。
一旦从外部招聘到或在内部发现真正有潜力的人才,下一步就是留住他们。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的源动力有三:自主权,掌控自我人生之自由;一技之长,在专业上追求卓越;目标,渴望为自我之外更大的事业服务。
当然,经济回报也很重要。所有员工,特别是潜力股员工,都期望回报与努力、贡献成正比,以便和从事类似工作的其他人区分开。然而,就我的经验而言,尽管不公平的薪酬制度会打击工作积极性,但超过一定程度之后,薪酬的重要性比大多数人想象得小。
组织需要提供公道的薪资,最好能比平均水平高些,但也要在四个方面赋予自主权:任务(要做的事)、时间(何时做事)、团队(和谁一起做事),以及技术(如何做事)。组织设立有难度但依旧可以完成的挑战,减少分心的杂务,能让有潜力员工在专业上有所建树。
企业最后的任务是,为高潜力人才提供发展机会,让他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地带,发挥潜能。将潜力人才简单粗暴地推上更高的职位,让他们控制更大笔的预算和管理更大的团队,这样的直线上升确实能有助其发展,但无法加速他们成才;横向轮岗,多元化、复杂、具有挑战性的职位才能让他们迅速成长。最近我们让全球823位高管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激发了他们的潜力,71的人给出的答案即激发潜能的拓展任务。另外,49的人提到了轮岗和个人导师,这个因素位居第二。
、商业、产业和就业变化如此之快,让我们根本无法预测短短几年后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成功。因
第(5/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