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
第(2/5)节
跄,眼看着就要倒下去了。就在他绝望的时候,杨大树突然看见不远处,一座明晃晃的银山,突然从天而降。
相公快看,我们有救了!原本还在怀疑自己眼睛的杨大树,听见妻子的话,终于确认眼前的一切是真的。
面前真的出现了一座银山。
杨大树连被洪水冲倒都不在乎了,眼里只有那一座银山。银子耀眼的光辉,让杨大树满心火热。不是出于见到钱财的热切,而是激动于,他们一家人的生路,找到了。
拽着妻子,带着孩子,杨大树连游带走,挣扎着攀上了银山脚下延伸出来的银路。
和杨大树一样的人有很多。
城池虽大,但也只能勉强放下四把餐叉。池久又在城外有人的附近,再放了两把。这才把人救得七七八八。
即使他极力兼顾了,可还是有不少人,离银山很远。
一个村庄救援后剩余的人,池久能一个个用调羹舀起来。可一个城池的人,哪来得及!
池久的目光落到了筷子上。
家常筷子不过二十多厘米长,六七毫米宽,按理说,放下应该很容易的。筷子是木制的,有浮力,放到洪水里做浮木,可不是刚好。
因为筷子比较细窄,很多放不下餐叉的地方,应该都能挤下一根筷子。有了筷子,小人们就可以坐上筷子,等洪水退。或者干脆坐着筷子,飘去银山。
然而拿起筷子在洗手池上稍微比了一下,池久就发现,这行不通。
筷子窄是窄,但太长了。放了餐叉后城池里的空地本来就不多,餐叉能放下都是因为大部分房子,全被洪水毁了,让出了地盘的缘故。
再想挤下筷子,太难了。
哪怕是把筷子折断了,对正常人类来说,十分纤细的筷子,在小人们眼里,也过于粗大。勉强放下去,很容易压到人。
有什么比筷子小,能放得下去,又能当小船使?
池久想到了牙签。
然而他家里并没有这个。小时候他还用过牙签,再大一点,就用牙线了。家里备的也是牙线。
好在牙线主体是塑料做的,塑料也能浮在水上。
想到这,池久连忙去餐桌上拿牙线。
第4章一个又一个
幸好当初想买水牙线的时候,因为买了房手头有点紧张,没舍得。要不然家里哪会有塑料牙线。早就跟牙签似的,淘汰掉了。
池久打开放牙线的小盒子,从里面拿出几根塑料牙线,小心地放到城池各处。
一支牙线大约手指长,牙线一头宽,一头窄。窄的那头细到能当牙签用,宽的那头安了线,却比筷子要粗不少。好在有线的那头,并不是实心的。牙线整体呈有点变形的y字状,上半部分v中间,空当足够大,池久放下牙线的时候,可以巧妙地利用这点,避开人或者建筑。
于是爬上银山的百姓们,在为自己的得救庆幸之余,还没来得及思考救了他们命的银山是怎么来的,就看见,布满了乌云,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