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汴京卖花 第91节
第(2/5)节
人是费了大心思的。
萧照拢拢袖口,想说句“多谢”却怎么也说不出口,说起来他要谢莺莺又何止这一项?以后多待她好些便当是回报。
收拾齐整备好了四时礼盒和钱粮等物,两人便一起出发。
自古以来官府都会抚恤军人家属,只不过金额不多条件也严苛,譬如一户人家两兄弟,老二战场死了,家里两位老人便不算在给钱的范围,只能领他刚战死时那一笔。
可是民间有各种情形,有可能这两家早就分家了,两位老人分给了老二家,老大家有理由不再看顾老人。或者老大忽然出了事情也无法再劳作养家。
这样一来便有许多战死的军人家属情况相当难过。
萧照平日里会照应那些战友遗孤遗属,麻老头便是其中之一。
是以他和莺莺到了这些人家里之后大家都极为欢迎:“是萧大人!萧大人!”
萧照病了之后也记得差遣飘石激流两人送钱粮,大家都他都极其敬重,此时见他伤了腿,各个围上来问长问短,又不等小厮就把他搬下了马车。
萧照便给莺莺讲解:“这些人大都在这一带,出事后为了方便照应索性都搬到了近处。”
这一带是汴京城西北,算是贫民们聚集的地方,鱼龙混杂,若是失去家里的劳力很容易被欺侮。穷人们本就是赁房住,是以搬到一起容易些,也更好有个照应。
此时团团簇簇围着萧照,有孩童,有妇孺,也有老人,见小厮们从马车上往下搬运钱粮,他们也不急,反而帮着搬运,很有秩序。
萧照叫诸人发放完钱粮,便道:“这回来是有事要劳烦诸位。”
诸人自然无不可的:“萧兄弟跟我们有什么好客气的,尽管说便是。”
萧照便答:“我浑家陪嫁里有个卖花脚店,缺几个帮佣,想雇几个妇孺,还是咱们自己人放心,便想来打听可有想去做工的人,工钱照市价,管中饭。”
大伙一听高兴了,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市面上一般甚少给妇孺们提供做工机会,因着汴京城太过繁华,吸引了附近无数郊县的男子进京谋生,商家自然倾向于雇力气大的男人。
妇孺们若不会女工也就做做浆洗的活计,或是提些腌渍小菜在酒楼里做“梭糟”娘子。两者都不好,浆洗需要双手成日泡在水流中,梭糟娘子则免不了要碰到喝多了酒的登徒子。
是以一听到有这机会当然笑起来:“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哪里是我们帮萧大人,是萧大人帮我们呢。”
大家心里门儿清,这样消息放出去不愁雇人,萧大人是特意照顾他们这些妇孺呢。
当中有个麻利妇人,她个子高高,笑起来一侧有个梨涡,配上国字脸有一种异样的亲切。站出来笑着组织大伙:“有想去的快排队。”
一下就有十多人排起了行列,莺莺便说道:“我要雇的人接车装车卸货、分类花木、给花草保鲜喷水、卖货,接车送车卸货的还是要力气大些,其余便要手巧的,卖货的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