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妾(双重生) 第9节
第(3/5)节
缓地饮了口茶,卖着关子,便知这其一并非关键。
他坐立不安,连忙起身施礼,“先生,您便不要吊君识的胃口,这其二到底为何?”
李习瞧他,长叹一声,“这其二,更为致命。因这其二,大皇子自出生,便注定无缘东宫之位了”
他瞧见殷觉懵懂的神情,低声提醒,“殿下莫不是忘了,陛下这皇位是如何得来的。”
第11章皇贵妃(六)
“嫡兄早夭,庶子继位,陛下这皇位便是如此而来。如若按照礼法拥立大皇子,岂不是在暗讽自己立身不正。最为紧要的二字,便是礼法。陛下的太子,决不能因礼法而立。”
殷觉跌坐在椅上,竟是全然通透。他笑看向李习,眼里再无踌躇,满是锐意与锋芒,“既如此,此事如何布置,还望先生赐教。”
“祥瑞之物口吐宝册,册上印有观音图,令附言:”
“西楼逢子,常与桃依;
雪盖银河,花满海湾;
东方日落,仙寿永昌。”
“何解?”
“西楼逢子,常与桃依,暗指‘李’一字。雪盖银河,花满海湾乃贵妃娘娘家乡乌云乡特有之景。最后二句便是祝我大历朝万寿无疆,仙寿永昌。只消较那观音图形神皆似贵妃娘娘,如此便可成大事。”
“既如此,我便即刻作了这宝册来。只等先生将那宝物接来,我便私下进献给父皇。”
“此事不可。”
李习断然阻止,“此书我已与李经延相商,由他备好封存于盛放祥瑞之物的宝箱中。此事务必要小心,切不可走漏风声。除了那李经延与你我而二人,无人知晓这箱中有何物。如若等到京都再开箱塞书,这里尚存许多国公耳目,恐生变故。”
“私下进献又更不可取,本来便是为陛下做的筏子,自然声势越显赫越好。依我看此事便依旧借李经延之口在朝堂上献宝于陛下,如此最为堂正。”
“既如此,君识省的。但若有人知道消息,中途劫掠又该如何?”
“此事,殿下不必忧心”,李习盯着窗外巨树入秋后干枯嶙峋的枝干,但笑不语。
纵使皇子再尊贵,在他们这些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眼中,也不过是黄口小儿罢了。若说此事唯一的周折,便在那眼珠子紧盯着东宫不放的郑国公身上。
西南出祥瑞之兽的消息瞒得住京都里的各人,却是瞒不住与西南相隔不远的南都郑家。他必会拿此事作为砝码与大皇子斡旋,一旦大皇子松口,他定会在西南到京都的官道上动用京营中隶属中军都督管辖的旧部佯装匪徒劫掠。
然而,郑国公能想到的,他李习早已想到。他早早安排了南都旧友南都礼部尚书钱穆真前去西南接洽。这一着棋,不光是要为殷觉立威,他更要设法歼灭郑国公在京营旧部的势力。郑国公在大皇子面前谈下筹码,却没有劫掠到宝物,大皇子自然会生疑,二人也就生了嫌隙。
如此大皇子孤立无援,而郑国公也孤掌难鸣、难成气候
第(3/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