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科举日常 第40节
第(2/5)节
:“我们乐平县文风不盛,这么多年来也没出过一个进士,就算是举人也是三年五载才能考出来一个。”
冯知县接着说:“你要好好读书,争取在十年内考过乡试和会试,成为咱们乐平县第一个进士。”他拍拍方瑜的肩膀,以示鼓励。
方瑜拱手道:“学生必定牢记大人的教诲,每日勤学不辍,争取早日学有所成。”
等方瑜从书房退出来时,府上的管家亲自相送,还把知县大人的赏赐交给了他。
知县的赏赐装在一个红色的锦盒里,沉甸甸的。等方瑜上了马车,才打开和勤书师兄一起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首先是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一个刻有蟾宫折桂图案的玉佩,然后就是一个红色绸缎做的荷包,里面装了十个一两重的银麻花,和一张面值五十两的银票。
刘勤书的消息一向灵通,他告诉方瑜:“之前其余考中的秀才都是赏了二十两银子和一方砚台,知县大人如此厚赏,想来是十分看好你啊。”
方瑜很激动,这么多的银子,他可以给家里人在县城买个大宅子啦!
果然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诚不欺他。
这也不怪方瑜激动,在现代从好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想要在城里买房大都需要贷款或家里掏钱呢。
可他在古代考上一秀才就能实现买房自由了,这真是令他喜上眉梢、喜出望外、喜笑颜开啦!
哈哈哈哈,方瑜咧嘴笑着。
刘勤书也笑了,他这个小师弟平时挺板正的,比一般小孩子要懂事很多,他很少能瞧见小师弟傻笑的时候。
“这才哪到哪啊,小鱼弟弟,等过两天你回来的消息在县里传开了,赶着给你送礼的人能把咱们刘家私塾大门的门槛踏平。”
“可他们为什么要给我送礼啊?”方瑜见识过勤书师兄考上秀才的热闹模样,但他以为那是先生的亲朋故旧多的缘故呢。
“都这样,约定俗成的惯例。”刘勤书帮师弟把锦盒装好,“考上秀才的人就已经是有功名的老爷了,和平头百姓就是两种人,以后是有机会当官的。县里的富户和商人肯定想要提前打好关系,所以才会抢着给咱们这种考上秀才的人送大礼。”
“那我就收着人家的礼了。然后我要干什么呢,要给人家什么好处吗?”方瑜也懂人情往来,但他在现代经历过的送礼要不就是亲朋好友间有事时的随礼,要不就是托人办事时的那种送礼,他不大懂古代的这种送礼。
“原来小鱼也有不懂的东西啊。”刘勤书乐了,他喜欢这个师弟,不光是因为家里的关系和人家的前途,所以他愿意尽心指点照顾方瑜。
“你就把他们给的礼单收好,心里有个数,以后碰上了就像熟人似的跟人家打招呼客套,让人家感觉有面,要是人家有红白喜事和你打招呼了,你就随大流送一份礼金就行了。”
“原来如此,多谢师兄教我。”方瑜喜滋滋地说道,他挺期盼收礼金的,毕竟他很缺钱。
刘勤书想了想,觉得和方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