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科举日常 第51节
第(2/5)节
方瑜和方瑾一起住了几年,怎么会听不出方瑾话里藏着的犹豫和畏缩呢。他拍拍小瑾的肩膀,问道:“先生他是怎么说的?”
“先生说我最好再等一年。”方瑾把毛笔都倒了出来,一个一个地再放回盒子里。“可你们都去考了,就剩下我一个人。”
“听咱们先生的话吧。”方瑜知道方瑾想听到的答案,就说给他听了。“多准备一年才稳妥呢。”
“那我就听你的了。”方瑾松了口气,浑身又自在起来。
方瑜不放心方瑾,就私下里找先生谈了谈,回来后给方瑾写了一份复习计划书,连同姐妹们新一年的教案一齐交给方瑾。
方瑾如获至宝,每天照着计划自习两刻钟,感觉心里更有底了。
过完年,方瑜就回到了府城继续他的学业。
三月初,刘勤书终于从省城回到了家里,刘秀才一把抱住长子就不撒手,父子两个都红了眼眶。
刘秀才不说乡试的事,只是一味关心长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就是催婚。
头几天,刘勤书在家待得还算惬意,和父亲的促膝交谈使他对之前的失败开始释然,也做好了继续奋斗的心理准备。
只是时间一长,他爹就开始絮叨成亲生孩子的事情。刘勤书当然知道这是人之常情,他爹想早点抱孙子的心情他也可以理解,只是这婚也不能随便结啊。
原先他还想着等到考上举人再风风光光地成亲,这样也可能娶到小官人家的姑娘。只可惜他自己不争气,这次考得如此不如意,他也没脸再说这样的话了。
唉。
他舅家和吴家的表妹又开始频繁跟着长辈过府来看望他了。
之前的吴四小姐已经嫁人了,现在吴家来的是年方十五的七小姐。
刘勤书还是不想娶商户人家的姑娘,他现在没法娶大家闺秀,那也要娶个小家碧玉吧,反正他家又不缺钱。
府城里,方瑜展开家里来的信,同意在愁找对象这事。
四妮方宜佳周岁都快满十七了,这在周围已经算得上是晚婚大龄女青年了。
一般人家把姑娘养到十四、五岁就开始相看说亲,婆家喜欢,家里也能省下一人的口粮。
方老太太在信上说,附近的街坊邻居开始说四妮的闲话,说他们家的姑娘嫁不出去之类的,然后又有人过来介绍条件不好的人家,可把老太太给气够呛。
方瑜写下安慰的话,说有的人就是看他们家日子过得好眼红,憋着坏水先贬低四妮,然后再想给交好的人家做个好媒,到时候得好处的就是这种人了。
之前在家过年的时候,方瑜就考虑过四妮的婚事了。他看三妮和关秋茗过得很好,就想着在刘家私塾的同窗中再找个人品好的合适姐夫。
为此,方瑜还特意向先生和关秋茗分别打听了一番,只是没有太合适的。
能在私塾里跟着学到十六、七的学生原本就不多,也就五六个吧,其中还有两个是十五就成亲当了爹的。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