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科举日常 第81节
第(3/4)节
城外踏青。”
两人笑着应下,把方瑜送到大门口。
方瑜上午还在翰林院里勤恳修史,喝茶间隙脑袋里就想着下午要面圣的事,他觉得有些不真实。
他还以为科举当官后要做很长一段时间的小透明呢,没成想他投了皇帝的眼,居然能隔几天就单独面圣。
怎么说呢,就很神奇又不踏实。
下午时,方瑜再次入宫,又是和皇帝赏画作画,消磨了一个多时辰。
方瑜出了宫,一看天色,也不用再去翰林院了,就直接回了家。
冯婉早就定好了晚饭要吃什么,方瑜一到家厨房就忙活了起来。
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和和美美地吃了晚饭。
今天收到了家乡来的信件,方瑜借着烛光细细读完。
家里老太太让宜文替她写了封信,嘱咐方瑜要保重身体,还有就是催生了。
老太太怕方瑜年轻时不着急,就大书特书了一番,把这时候抓紧生孩子的大道理讲清楚。
方瑜看过也没放在心上,他觉得自己孩子也不少了,只要能好好教养,就都能长成好树苗。
方老太太隔着大山大河都能知道孙子的想法。她也不气恼,每天珍重身体,按时保养进补,争取早日进京去照顾孙子。
这老太太是个有心气的。她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才供出个官老爷,肯定不会甘心守在家乡。
在她看来,去京城才是正理,要不然她半辈子的苦劳岂不是白费了。
再者说了,她也是真不放心大孙子。她大孙子人好心更好,对妻子也软和得很。原先她也就不说什么了,毕竟是踮着脚尖才娶来的高门媳妇。
现在的情况却是大不相同了,从和冯家的来往中,方老太太都能感觉出亲家待她的差别待遇来。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她的大孙子现在可出息了,前途可比冯家还好呢。
老太太可精明呢,她在和县城这些官吏富户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新知识,直接就可以现学现用。
她不能放任孙媳妇当福娃的家!
当然了,她也不是那等见不得小夫妻感情好的长辈。只是,感情好归感情好,上下尊卑还是要有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能妨碍了他们老方家的香火传承啊。
她必须得去京城,必须去!
老太太在院子里快步走着,等到微微出汗,就回屋去喝阿胶黑芝麻糊。
这可是府城最有名的老郎中告诉她的进补保养方法。
等到下午时,她又吃了蒸梨和红枣,晚饭也是荤素搭配,十分营养。
京城里,方瑜又得到了皇帝的召见,这次是和其他几个翰林官一起,去谈诗论道。
这伙人里,属方瑜最年轻、官最小。
翰林院的掌院大人最近也总听说方瑜的大名,这次正好有机会和这后辈多聊了几句。
对于顶头上司的垂问,方瑜自然是小心应对,十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