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科举日常 第95节
第(3/4)节
九回。
方瑜这次也是时时跟着剧情作画,大半年下来画了二十多张,皇帝那边也是陆陆续续拿走收藏了起来。
方瑜无语,又特意重画了油彩画,这次总算是保留了下来。
这次的话本起名为《读书人家》,署名为八方客和慕芳者,又在方瑜的强烈建议下把捧碗郎列为科举顾问。
这段时间方瑜扩建了自家的印刷作坊,还大概弄出了简易版的泥活字印刷,又特意请雕刻好手刻了他画出来的插图。
话本写完后,就先印了精装的五十本,剩下的就按最便宜的来印刷。
在正式销售前,方瑜先把精装本呈给皇帝一家,一共五本,等待天家读者的反馈。
作者有话说:
哈哈哈,久违上午更新!我好棒鸭!
第140章代号:改天换日
为了卖书,方瑜还用手上的钱买了个门市房,打算自己开家书店卖书。
只是又一想,单纯开个书店实在不像能赚钱的模样,京城里的书铺本就很多,市场都饱和了。
还没想出个头绪来,皇宫中尊贵的读者就反馈了热烈的读后感。
美臻之前写的《庸俗姻缘录》虽好,但其内容多局限在后宅女子中,和熙帝能看下去,但感触不多,还是皇后和公主能共情,对这故事念念不忘。
这次的《读书人家》就不同了,兼顾了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科举生涯和市井生活。
还能真切地还原出科举考试的大部分细节,这就很让皇帝稀奇了。
皇帝当然很了解科举的制度和规则,但他却没有从考生的视角体验过考试全程。哪怕他身边的官员大多都是科举出身的,也不会有人和皇帝细说考场上吃饭如厕的各种艰难困苦。
太子也是如此。他把主角参加科举考试的部分都重读了两遍,心中对每三年出来一科的进士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多的重视。
至于皇后和公主,她们对两条剧情主线都很喜欢。感情戏扣人心弦,市井生活细节的描写让她们感到新鲜,科举方面的内容也令她们啧啧称奇。
皇帝大书人家》,他要看这出戏。
皇后和公主又是把方家姑嫂俩宣进宫,开了场古代版的书友交流会。
这天沐休,方瑜带着家里人去新买的门市房考察。
方安成小朋友也跟着一块来了。她有模有样地在店内转了一圈,学着她爹思考时的深沉模样,突然发问:“爹,娘,我长大后不能去科举做官,那我能不能开店赚钱啊?”
方瑜点头:“能啊,不过开店做买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安儿可要做好准备。”
冯婉却说:“家里当然会给你铺子做嫁妆,到时候还会配上可靠的掌柜来经营,你只要稍加费神看账就够了。”
方瑜对孩子她娘使了个眼色,冯婉见丈夫不喜她说的话,就赶紧闭上了嘴。
别看方安成现在还是个半大小孩,可她已经很有自己的思想了,她听到母亲的话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