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台既明 第34节
第(4/5)节
很自然地叫他“肖老师”——他也没辜负这个称呼,一直像老师一样在控场,时不时地提出问题引导方向,总能让讨论很顺利地推进。
尹孟熙一直坐在旁边听,一开始完全摸不着头脑,后来听着听着才渐渐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似乎是在筹备新一年的“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正在多领域间做跨学科合作,最终的目的是搭建一个具有强融通性和强交互性的线上博物馆数字平台,以文博藏品为轴心,串联其背后的古文典籍、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既致力于做推广科普,又服务于专业研究。
第43章交谈
……这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全国上上下下的博物馆有多少?少说得有四五千家,里面的藏品不计其数,要一桩桩一件件汇总它们的影像和文字资料,那得做到什么时候去?
“我的意见还是从点到面,”赵鹏学长说,“明年四月提交作品,从现在算满打满算半多年,我和高神拼了命也就能搭个有基础功能的平台,就这还得找人工智能方向的外援,没办法往大里做。”
“没错,”高涵宇也表示赞同,“数据规模很庞大,图像处理的问题也不容易解决,到明年四月能把a市博物馆搬到线上就已经接近极限了。”
“这种涉及全国的系统性工作肯定也不是我们一个团队能做完的,”商科的陈欣宁学姐接了口,“现在申报方面学校的创院已经给了我们重点项目扶持,之后我会再申省市级和国家级的资助,只要项目在挑战杯里拿下一个好名次,就一定会有官方来谈合作,到时候都好办了。”
“工作量确实是很大,之前我跟肖老师也盘过,要校对整合的文献资料非常庞杂,”孙卓的眉头皱了起来,“可是只做一个馆就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在专业评估方面会打折扣的。”
“可能还是项目定位的问题,”肖至想了想,措辞很谨慎,“如果我们的方向只是做线上博物馆,那么单做一个馆是没问题的;但是从学术上讲,更重要的意义可能在于打破馆藏壁垒,在文物藏品和典籍资料之间建立联系。”
“就是这个意思,”孙卓打了个响指,“比如我在a馆看到一件汴京官窑瓷,同一窑址出土的文物还可能出现在另一个城市的b馆、c馆,那么从事专业研究的人肯定需要在平台上获得相关的信息,然后直接跳转过去查阅那件藏品的资料——这个意义是远大于只做一个线上博物馆的。”
话一说完赵鹏和高涵宇都陷入了沉思,大概也在思考这个新提出的问题。
“我不懂技术也不懂专业,就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讲吧,”陈欣宁补充,“线上博物馆这个定位本身的发展潜力确实有限,现在数字化是一个大趋势,之后各个博物馆肯定都会自己着手搞平台,那么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难道就是给他们写程序做样板?”
“打通壁垒的意义肯定是更重大的,而且也更容易吸引普通用户,”陈欣宁继续分析,“这个就更需要依托跨馆的结构。”
“你们文科生的嘴真是骗人的鬼,”
第(4/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