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回京奔波忙(03)
第(3/6)节
无妇,内眷朝觐便以公主为首,不少守旧老臣颇有微词。
玉华公主背了弹章满身,一贯不当回事,甩一甩只当不存在,再不济就入宫找母亲哭诉。女皇别的方面毫无疑问是合格的守成之君,唯独护短一点像极以不讲理闻名的舅舅,谁触女儿的霉头她就找谁的麻烦。
公主不是软柿子,尾风便狂扫驸马裴珣,只是裴中丞的人品着实不错,私下里无数人惋惜,裴珣尚主固然妻贵夫荣,但更像是来还上辈子命里欠的债。
崔昭远在千里之外,自然不清楚那么多,他一看清脸就遗憾地收回目光,躬身向天家母女行礼。
“臣崔昭,请圣人安、殿下安。”
玉华公主矜持地并不言语,女皇待人一向和颜悦色,对熟悉的小辈更加亲切,招了招手道:“延泽,正好有盘残棋,你过来看看怎么解。”
“是。”崔昭依言上前,跪坐女皇身边。
君心从来难测,寻常官员面圣,即便胸有成竹,也难免存着一丝扎战战兢兢。年轻官员多的是不知天高地厚,敢在君王跟前表演年少气盛的却也不多,但凡能做到沉稳如常的,不是有大出息,就是能捅出大篓子。
来人若不是崔昭,凭那恭敬而无拘束的姿态,玉华公主会立刻把他归入“也许会有出息”的类型。但一想到是崔昭,只看他温文尔雅的模样,她心底油然而生一股难以言表的怪异。
玉华公主眉心微蹙,仿佛遇上了无法理解的难题,打量许久也没看出个究竟,倒是把女皇看笑了。
“善慧,不认识七郎了?”女皇道,“说来你们同一日生,还一起办过生辰,母亲那阵子身体不好,还是特地来看过一回。”
二十多年前的事,路都不会走,哪能记得?不提那回合宴的后果,差点叫人以为崔、王定了娃娃亲,略长大一些玉华就为此气恼得要命,单方面看崔昭不顺眼。这会儿讨厌的家伙人模狗样地回京来,亲妈却在缅怀亲外婆,千万不能没眼色,玉华公主郁闷地忍了。
“阿娘,我是吓了一跳。”她轻抚胸口,娇声道,“先时还不高兴,大好的休沐日,一个又一个要来烦扰,如今见七郎一表人才,倒也不算亏。这幸而是在阿娘宫里,出去遇上,我怕还认不得,要问是哪位官人呢。”
女皇指一旁自来了人就不再开口的说书小宫女,好笑道:“你一人,可抵她们叁个。”
“我是个最没用的闲人,只能陪阿娘说笑玩乐。”玉华公主叹了口气,“阿娘有正事,儿先出去走走,闷得很。”
女皇嘱咐道:“不许贪凉,小心地滑。”
“儿晓得。”
玉华公主由人扶起,轻薄裙衫显露了微隆的小腹,孕期进入五个月,纤细的腰身逐渐显怀,她小心翼翼,旁人更不敢懈怠。等一行人的身影消失于屏风后,崔昭闭了闭眼睛,视野里漫漫的血色一闪而逝。
女皇没注意他须臾的不自在,见棋盘上不知何时多一粒子,盘活了死局,顿时来了兴致。她棋力寻常,杀时间而已,过一会儿便扔
第(3/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