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第(2/5)节
的小厮带话,现在情势正紧张,他得在于府看着,就不过来了,但是他很想念卢栎,如果卢栎明天有空的话,可以去看看他。
卢栎让小厮带话给沈万沙,说明早一定去,打发小厮走了,才安心坐下与赵杼一起翻看口供。
打头的是与杜氏有关的消息。
杜氏一直看珍月不顺眼,经常借故磋磨,若不是珍月有个好家世,又进门就生了嫡子,恐怕会更难受。至于原因,昨夜在现场杜氏自己说了一通,收集来的口供里只是把这件事砸实了,杜氏并没说谎。
昨日午饭不欢而散,杜氏心情不好,把于天易的钟氏留在身边伺候,并把所有下人都打发出去,直到珍月出事,丫鬟如夏过来请,两人互相为彼此的不在场证明。
关于钟氏,供言里说,此人的确很温柔。但凡做妾的女人,都会有争宠的小心思,她却不敢,于天易若去找她,她就伺候着,不去找她,她也从不埋怨,因为此,于天易高看她一眼,偶尔心烦会去她那里坐坐。
她不敢有坏心,乖乖的养着膝下庶女,从来不与珍月争锋,见到瓜哥儿一点脾气也不敢有,更别说用点什么阴私手段害人。在这里沈万沙添了一条,说他可以证明这点,因为他亲眼看到于家人忙乱,一时没顾到瓜哥儿,瓜哥儿摔倒哭了,钟氏将人抱起好生哄劝,并未因天时地利合适就磋磨孩子。
但钟氏并非一开始就这么温顺的。她从小伺候于天易,是于天易房里的大丫鬟,一度说什么是什么,也有掐尖要强的时候。珍月未嫁过来之前,不知道她用什么办法,爬了于天易的床,还怀了身子。于天易舍不得孩子,便去正房求杜氏答应给她一个名份。彼时于天易书念的很好,前程可期,杜氏怎么可能允他未成亲先有庶子,态度非常坚决,不答应!
于天易和钟氏一跪在杜氏门面三天,杜氏也没松口,后来实在心疼儿子,便把于天易叫进房间里,说你还年轻,以后孩子会很多,少年慕艾,乱花拂眼,你以后会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她还一点不犹豫的让贴身妈妈趁此时机给钟氏灌了落子汤。
之后于天易有些消沉,钟氏闹了几回,不但没受到重视,还被杜氏送到了庄子里。
于天易觉得对不住钟氏,去了庄子几回,后来许是想开了不再去,杜氏才放了心。后来于天易在上京偶遇珍月,惊为天人,娶为正妻,把妻子宠的上了天,跟个妻奴似的,杜氏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让他们生分,这才想起了钟氏。
可吃一堑长一智,钟氏在庄子上日久,脾气早磨平了,根本不敢再要强,变的非常温驯,让杜氏有些失望。
于天易对钟氏爱怜已去,但因往事对她存有些许亏欠,所以待她也算不错,珍月不是计较的性子,所以于天易房中妻妾关系甚是和谐。
杜氏不喜欢钟氏,更不喜欢珍月,她对钟氏各种好,一来希望能膈应珍月,二来希望钟氏能立起来,与珍月对着干。
于天华因打理家中庶务,不在家的时间很多,但他对珍月这个大嫂相当敬重,四时八礼从未断过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