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
第(3/4)节
修路很快进入了进程。
因为福利好,征招民工也十分顺利,人数多也就意味着工程进度快。
徐长生将已经征招的农工分成了几批次,一批去制作水泥,一批直接去挖路基,再有一部分就是用水泥铺路了。
徐家村的人因为有修路的经验,被徐长生调来不少人当监工,务必保证质量达到徐家村的路一样,不然路损坏了,修补起来十分麻烦。
至于水泥的制作方法,徐长生不担心流传出去,甚至说他还希望流传出去,让大唐多一些好路。
就算流传出去,什么人能像他们徐家村无私的出钱来修路?
好吧,说无私有点那啥,因为这条路是徐家村必须的,徐长生要将徐家村打造成科学基地,旅游胜地,供人参观消费,那么怎么也得有这么条路。
要致富先修路,至少徐家村现在的情况是这样。
找来的农工特别多,加上朝廷用税抵消了一些工钱,这样徐家村压力减少了不少,工程进度也能更快。
他设计的这条路是四个车道的,特别宽敞。
徐长生想了想,这么长的路,路边的绿化用他的枝枝花和月季来做绿化带已经不合适了,而且这样会影响他们徐家超市这两种花卉的销售,得不偿失。
而且栀子花和月季都是需要人照顾的,长安到徐家村的路的维护肯定做不到徐家村那些路那么精细。
徐长生想了想,马上想到了替代品,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甚至不需要人照顾的花卉。
就是四季野菊花,他的皮箱子里面正好有种子。
四季野菊花是黄色的,花开得也挺大朵,关键是它生命力顽强得不得了,正好可以用来装饰在道路两边。
为了这个徐长生还专门回了一趟徐家村,他的皮箱子是密码箱,只有他才能打开。
他回去的目的就是育苗,四季野菊花的苗,等苗好了就移植到路边就可以了。
徐长生也不是每天都需要去检查道路修建情况,有徐家村的监工在,他隔三差五去看看就可以了。
准备工作完成,路开始修的时候,也是国子监开学的时候。
徐长生一点都不期待国子监开学了,因为开学他还是得去上朝,悲剧死他了。
不仅如此,他还得像以前一样,起得比鸡早,除此之外,他下午还得去国子监。
唯一能放松一下的机会有两个,一就是去视察道路的修建工作,二就是他现在是东宫属官,只要太子李承乾给他安排任务,他就能请假去完成这些“任务”。
所以,徐长生最近往东宫跑得比较勤快,眼巴巴地希望太子给他安排点任务。
李承乾的确给他任务了,可惜只是挂个名,让他管理东宫的那些近侍和宫娥。
他总不可请假说,东宫的近侍和宫娥不听话,他要去管理吧?
没办法,只得老老实实地上朝和去国子监上课。
唯一不同的是,严文殊那老头不知道为何,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