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小菜[种田]_101
第(3/3)节
他乱聊一通?李季心有余悸的仔细回忆自己那些信口开河的话里头有没有出格的,可别真因为他酒后失言引出什么祸端来。
这么胡乱想着,李季看着还在风卷残云的二狗子:“二狗子,今天我在城里躲雨的时候遇到个人,穿着挺讲究的,应该是个富贵人,跟我挺聊得来的,还说让我攒银子去捐官,还说我说能受重用。”
“不懂。”二狗子直截了当道。
李季也不指望他给什么意见:“捐官这事我以前听说过,除了去考功名外,县衙里头有几个功名是能用银子买的,买官的钱直接就给本地县衙使,县里头有几个秀才都是出身富贵人家,就是这么来的。”
去了几次县里,在酒馆里头没少听人说道,所以李季都明白。
“他劝我买个士籍,其实想想也挺好。士籍日常养牲口种地的都不用纳税,那咱家想养多少就养多少,咱家要是攒那些银子也容易,兔子养的多,就是一百两也就是二三年的事。可捐了官又怕有别的事端,也不知道捐了官还能不能安安生生的呆在家里头过日子,真的当了官咋办。”
员外,便是官员之外的官,属于预备官,买下个员外当着,若是无事好说,要是本地有了什么官员上的大空缺,那是要拉去顶上的。要是在职期间出点什么事,那多大的锅都要背着。
李季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三十里之外的某个村发生过这事。那是倒退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一户人家家里头地多,赶上风调雨顺的好时候多赚了不少银子。孩子们都不愿意读书,又想有个士籍免税,就省吃俭用的攒银子捐了个员外。
当开始确实享福了,村里头有这么一个官都尊敬着,因为户籍限制,之前不能穿的上好料子也穿在身上了。可没几年,也不知道怎么了,本县县官大量被调走,有了好几个空缺,就拉了这个员外过去顶了个县尉。
第(3/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