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小菜[种田]_230
第(2/3)节
甚至自己村里的人能上山多少,都是未知的。
但至少,县太爷是肯定去的。还会带上许多的丫鬟家丁。这些人里懂拳脚的不少,到了山上不光能自自保,说不定还能帮着捕捉猎物,填饱肚子。
到了山上,一样可以开荒种地。只要带上山的食物足够坚持到来年秋收,就可以养活自己。
而且不光开荒,春夏时节山中山菜丰富。怎么说都是饿不死人的。只要注意猛兽袭击,人就活得下去!
“现在咱们只能等老爷回来,尽快将事情跟他说了。”县太爷想事情,肯定比李季周全的多。
可不管怎么样,有了上山这条路,这以后的一切,都不算是绝路。
李季放松些许,坐在桌子旁喝口茶水。不论去过哪里,都要数这县太爷府里头的茶最好。而且这茶特意放了花瓣,最是安神。
这事情,还是轮不到他这个平头百姓操心的。
县太爷那边,不说是焦头烂额,也是心急如焚了。
不过是一日夜的功夫,反叛军又推进了。如此速度,多则一个月,少则□□天就能兵临城下。到时候,城中百姓又当如何。
“前去志愿的八百人倒是帮着挡住了部分进攻。可对方人数比这边多,又是个个装备精良。攻破只是时间问题。按理说行兵打仗的事,你是文官,我是武将,我一人便能做主。但整支军队,都是您一手扶起来的。这后面的事情怎么做,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不论怎样,城中百姓都不能有闪失。行兵打仗我不懂。怎么打都是你的事。既然朝廷溃散已成定局,那么什么样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不一样。”指挥使道,“咱们城中,就算算上那前去支援的八百人,也只剩下区区一千四百人。那八百人还不知能有多少活着回来。就算个个是是精兵强将,又那里抵御得了对方上万之人?沈大人,您城中百姓世人,我军营的兵就不是人吗!”
这话说的为微妙,县太爷喝到:“就算都是人,别忘了,你们是食君俸禄为君分忧!你们是靠着百姓税款养起来的事情,是保家卫国的最后底线!”
“您错了!”指挥使平静道,“我们吃的是您的俸禄。朝廷养了我们几日?我们又吃了百姓的几粒粮食?若不是您,我们现在还在山中打猎充饥。堂堂编制军队,过是山匪的日子!”
一句话,浇灭了县太爷大部分的气焰。指挥使说的没错,若不是这场战乱,谁能想起大夏还有军队这一码事?乱世重武,盛世重文。越是太平的日子,军队的存在感就越低。
朝中那些自诩自由熟读圣贤书的高尚之人,瞧不上舞刀弄枪杀戮缠身的武夫,自然忽视,甚至打压。
故而渐渐的,太平的越久,这军队就如同被抛弃的孤儿,越是偏远的地方,越是自生自灭。
县太爷深吸口气,声音放柔了些:“你错了。我送去给你们的俸禄,大部分也是出自老百姓的手里。银子虽说大部分是商家孝敬给我的,可他们银子是那里赚来的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