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1节

第(3/4)节
领域并非他研究的主要方向,二是重生前领先于这个时代十几年的科技记忆干扰了他的判断。

    事实上,他的研究成果技术水平远超于现有的sar毫米形变监测技术软件!

    微讶过后,盛明安想了想就给沈老去个电话,告诉他论文过稿的事。

    沈老:“这么快!”他也很惊讶,不过惊讶很快变成疑问:“小盛,你不高兴?”

    盛明安:“还好。”

    过于平静,有失朝气。

    沈老在内心评价,转念一想,性格沉稳,静得下心搞科研,不是件坏事。

    “你接下来怎么想的?以你的资质,还留在高中纯属浪费时间。对了,”沈老想起什么,问道:“雷达工程这门课,你学多久了?”

    “两个月左右。”

    “我是问你什么时候入门?”

    “两个月前。”

    “……”

    “你导师是谁?谁传授你遥感雷达的知识?”

    “吴顺军。rds。刘永坦——”

    “你等等!我记得这些是雷达成像技术和雷达信号处理等类型书籍的作者。”

    “嗯。”

    几秒后,沈老迟疑着说:“你说你是自学雷达工程,两个月前入门,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两个月。是不是?”

    盛明安诚实回答:“是的。”

    “之前没有任何基础?”

    “研究过经典物理和电磁学。”

    “我捋一捋。”

    捋完后,沈老很平静的说:“我记得你读高二,现在办理跳级,准备明年的高考,或者直接保送——放心,我替你争取一个保送到金都大学的名额。剩下的时间也不用去学校,直接来金都大学旁听,去我研究所,我亲自带你……”

    他摩拳擦掌制定计划准备好好培养盛明安。

    “下个研究方向定下来没有?没有的话,考虑稀疏微波成像的研究方向。”

    稀疏微波成像是雷达领域前沿研究热点,原理是将稀疏信号处理理论引入微波成像,两者结合形成微波成像。

    相对于理论比较成熟的sar和ar雷达领域,稀疏微波成像属于新理论、新体制和新方法。

    开荒拓土固然不容易,可收获斐然。如能得硕果,便是该领域里的奠基人。无论后来者多出色,他们都绕不过奠基人的理论。

    这才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而沈老作为华电科十四所首席专家,他开口邀请就说明相关项目开启,而且很可能是国家863科研计划里的项目之一,资金充足、人才充沛。

    盛明安若进去,必然署名。

    一旦署名就代表他也拥有这一项科研成果,而盛明安才十七岁,他前途耀眼光明得令人眼红妒忌。

    任何一个聪明人都不会拒绝。

    但——

    盛明安拒绝了。

    他说:“我不擅长雷达工程。”

    不是装逼、不是谦虚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