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寒[种田] 第34节
第(3/5)节
他们一起住了这么久,自然有些感情,李青文问他除了酒想要啥,老邢头寻思了半天,也没想好。
李青文说走之前你要是想不出,我自己看着买吧。
第41章
李青文还是没能骑马,因为他刚开始学,还不熟练,江淙离开前,特意跟李青瑞说,让他看着李青文不让他骑马。还有就是东西很多,一个爬犁装不下,他的爱马得去拉另外一个爬犁。
好消息就是他回去的路上不用再走着。
离开的时候,马厩和牛棚的几个老兵跟着一起出来,孙家的人也来送行。
知道李青卓要去京城读书,以后可能很难再来这里,孙昌抚特意写了一封信给他,收信的是他的至交好友,他的好友在京城做官,李青卓去京城后有事可以找他。
李青瑞去官兵那边问询一番,同老邢头和孙家人挥手道别,跟在官兵后头出发。
有前头的人开路,后头人马走的更顺,李青文坐在爬犁上,头和身上裹着厚厚的被子,将冰天雪地隔绝在外头。
他们这一行人中,那几个差役就是押送他们来边城的,当时雪大,被拦在这里,后来又下雪,回去的日子便推迟到现在。
他们把犯人送到便交差,没有命令在身,早点晚点回去都没有大碍。
十几个官兵有骑马的,有架爬犁的,他们要送到京城的东西可比李青文他们的贵重的多,有虎皮,熊胆、熊掌、人参等等,是替林将军送的寿礼。
林将军就是统领现在边城士兵的主将,周丰年就是在他手下做事。
虽然后来又下了很厚的雪,但有了爬犁,走起来比刚来时还要快,就是马和骡子有点受罪。李青文和李青卓也不会一直坐在车上,时不时就下来跑,老实呆在上头有可能会被冻坏。
押送寿礼的小头目叫陈文,人还挺好说话的,走着走着没意思了,还会来后头跟他们说话。
听说他们来边城的缘由,诧异不已,跟李青瑞竖了竖拇指。
李青瑞只是笑笑,问他们啥时候回边城,陈文开玩笑的道:“咋,你们还要再跟我们一起回来?”
李青瑞点头,“若是时候能赶的上,那再好不过了。”
陈文的下巴都快要掉地上,他是不知道这几个人咋想的,这狗屁地方他们这些人是呆够了,几千人窝在那,方圆千里不见一个生人,人死光发臭了怕是都没人知道。
遗憾的是,他们到京城后就会即刻折返,不得停留,而且他们一行骑马,无法成行。
李青瑞并没有多失望,能赶上就最好,赶不上就只能在县城等了,最不能耽误的就是有命令在身的人。
为了赶路,白天几乎都不怎么停,只吃干粮,晚上才会歇一歇。
他们这些人中,不少都是习惯赶路的,熟练的搭帐篷,垒灶放锅,随便捧点雪化成水,喝口热水就很舒服。
李青文吃完饭去外头看马和骡子,检查了它们的蹄子,用盆端文凉的水饮,然后放草料。
第(3/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