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令朕宠罢不能[穿书] 第89节
第(1/6)节
皇帝自然对玄阳道人的话深信不疑,立即命人将秀女们送出宫,奇怪的是,秀女们一离开皇宫,皇帝的病就不药而愈了。
从此,再有大臣上奏劝皇帝立后纳妃,皇帝就把那个大臣召到宝华殿,当着大应历代皇帝的牌位涕泪横流地哭诉,“爱卿你逼朕娶妻生子,是想让朕折寿早夭吗?”
大臣们虽然觉得子不语怪力乱神,命格之说乃是无稽之谈,但谁敢拿皇帝的龙体冒险,万一皇帝听了谁的劝真的和女人亲近了,结果龙体出了毛病,那个人就算长了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劝皇帝立后纳妃的事只能暂时搁置,但皇嗣乃是国本,一个没有后的皇帝,怎么能坐得稳江山?
于是又有大臣想出来一个办法,既然皇帝怕死不肯立后生子,那就从宗族里过继一子到名下,立为太子,如此一来,大应朝有了储君,就不怕会出现储位之争引起朝局动荡了。
沈映看到这个大臣的奏疏后,御笔一挥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命各地藩王送他们年龄在五岁以下的嫡系子孙入京,他从中挑选出最聪慧的孩子立为太子。
藩王们一听,居然还有这等把龙椅送上门的好事?那要是不把握住机会不就是傻子吗?
这些藩王为了能多得到一点朝廷的俸饷禄米,个个孩子没少生,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孩子,所以一听说皇帝打算从宗族里过继嗣子,那还不都踊跃参与,并且都认为自己家的孩子是最聪明的。
一个月后,各地藩王府里选出来的嫡子嫡孙陆续送到了京城,二十多个藩王,送来了差不多三十个年龄在五岁以下的幼童,附带着一封都把自己家孩子夸得聪明机灵宛如神童在世的吹牛信。
沈映命人把这些孩子都送去内书堂读书,一个月之后,考察这些孩子读书的成果,不合格者便被淘汰,遣送回王府。
其实这些还不到五岁的孩子都没启蒙呢,有些连话都还说不利索,又能识得几个字,但事情一但搞得正式起来,比的就不单是孩子了,反而引起了大人们的好胜心,非要在这次考察中争出个高下不可,毕竟谁也不想自家孩子被人说不如别家孩子聪明吧?
况且别看这只是小孩子们的比试,这些孩子的成绩可是比殿试成绩的含金量还高,毕竟一个皇位可是一百个状元都换不来的!
那一个月里,每个藩王都铆足了劲,写信到京城命人督促孩子们刻苦读书,可怜了这些幼童,成了大人们争权夺利的武器,那段时间里,内书堂里小孩子哇哇大哭的声音从早到晚就没停止过。
然而一个月之后,三十个孩子,还是只留下了十个进入最后的考核。
家里有孩子留下的藩王难免沾沾自喜,而孩子被淘汰的藩王当然也不会服气,除了不服气,还顺带嫉恨上了那些家里孩子可以继续留下参选嗣子的藩王。
皇帝选拔嗣子的第一轮考核结果一传达至各地藩王府里,送进宫的检举信就没断过。
“皇上,这是从信王府里送来的密函,您请过目。”朔玉从外面回来,在丹房里找到
第(1/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