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第42节
第(2/4)节
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等,东北有名的大酱就是大豆做的。
秋收与麦收不同,基本依靠人力,所以男知青有一个算一个全得上阵,就连代理村长刘季年也不例外。村里一部分年纪大的女同志负责食堂(秋收是吃大锅饭),年纪轻的女同志负责运输大豆。小孩们也不闲着,他们要负责捡遗漏的大豆。
劳改的队员单独成立一队,一部分负责刷标语,另一部分年轻身体好一些的跟着大家一起下田。
林逸秋、陈枫还有齐援朝三个人分到了一组,拿上分配的农具就往田里去。
这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看着一望无际的大豆田,林逸秋腿软了,他一干不动活,二也不会收大豆,只能跟着人家老乡老老实实学习。
还好经过之前的事情,老乡们对他印象都不错,都知道知青所新来了个男知青,人机灵长得也好看,加上林逸秋嘴巴也甜,又是虚心求教,哪有人不肯教的。
林逸秋学会以后,就开始试着收割大豆。他知道老乡们都是勤劳朴实的人,一辈子靠天吃饭,最看不惯偷懒的人,今天又是第一天正式上工,如果这时候做的不好,那就会给人留下偷懒的印象,一旦留下,以后想改变可就难了。
刘家村开始秋收早,任务也没有那么紧迫,所以整个上午的劳作都还算比较轻松的。
即便如此,林逸秋也能感觉到,由于自己一直弯着腰,长期保持固定的姿势,腰间开始发出骨头磨合的声响,但仅一个上午倒也还能撑住。
中午十二点,下工铃一响,众人扔下劳动工具,直往食堂跑。
齐援朝见此情况也拉着林逸秋跟着跑,嘴里还说着:“这么多人吃东西,肯定是要抢的。”
到了食堂,林逸秋三人就失望了。
今天的主菜是白菜炖豆腐和豆角炖土豆,没有一点荤腥,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窝窝头管饱,你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没办法,刘家村穷啊。
大锅饭的味道嘛,不用想也知道,其他知青本来也是吃惯了的,但是大家这小半个月吃惯了林逸秋掌勺的伙食以后,这大锅饭就变得更加难以下咽了。
宋国庆对此感叹道:“果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但是不吃能咋办呢,下午还有六个小时的活儿要干呢。
吃完午饭已经十二点半了,外面正是烈日当空晒得很,本来休息半小时就应该继续上工了,这也是一贯以来的传统,但是当刘季年看见林逸秋被晒到通红的脸,想到今天上午对方卖力的劲儿,下令的话却怎么都说不出口了,犹豫半晌,他还是安排大家回去休息一小时,一点半再集合,晚上下工时间延后半小时。
对于这个提议,基本所有知青都是欢呼雀跃的,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短暂的午休一会儿,很多老农们却不赞同,他们看向刘大斌,指望他出来制止这件事。刘大斌眼观鼻鼻观心,装傻不说话,即便他也不赞成侄子的提议,但是在大家面前还是要给他威严的,不能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