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本买卖
第(3/4)节
此刻会对苏荣钦推心置腹,或许是因为车里正完整播放着她喜欢的音乐,或许是因为下了车之后他们两个从此会变得风马牛不相及。又或许是,直觉告诉她,眼前的这个车神,是个心软的神。
“做您的徒弟一定很幸福吧。”苏荣钦耐心聆听的模样让封景逐渐变得大胆了起来,进而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您可以教我吗?”
车依旧在堵,一时半会儿走不了。
苏荣钦大概没想到她会突然这么问,他寂静几秒,引她看向窗外:“看到外面那些香樟树没有,你知道栽培一棵树要多久吗?”
封景当然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课本学过。
他在借树喻人地拒绝她,把话说得很含蓄。
封景假装听不懂,想尽办法引起他注意:“我不知道怎么养植一棵树。但我知道,随便迁移或者砍伐一棵树需要付出高额的代价。”
这话引起了苏荣钦的共鸣,他探问:“你还做行政诉讼?”
封景点头:“当实习律师的时候接触过几次。”
苏荣钦略有停顿,给出评价:“懂行政诉讼的律师很少。”
行政诉讼算是律师行业的小众领域。因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不多,被告都是政府机关,风险不亚于刑事辩护,很容易得罪人。做原告的代理人得罪政府,做被告的代理人就是与人民群众为敌,两头不讨好。
封景顺着他的话接上:“嗯,您是其中一个。”
她直白的奉承把苏荣钦逗笑了:“你查我啊?”
封景的嘴角也隐隐生出笑意,她继续顺杆爬:“不叫查,叫检索。想要知道一桩被最高院列为公报案件的胜方代理律师是谁,去网上随便一搜就出来了。”
苏荣钦还是笑:“你说反了吧,年轻人。”
恐怕她不是以案找人,而是由人寻案。
不过不管是什么顺序,她说的确实属实。
十几年前,我国的法律援助服务方兴未艾。而观正律师事务所亦正值成立之初,案源少,创收低,入不敷出。苏荣钦便和许天霖商量,或许可以去做法律援助。
许天霖是有点犹豫的:“做这个干嘛,一个案子补贴就那点钱。”
苏荣钦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做法援,不为利,只为名。”
后来证明,他的这个选择无比正确。因为名利从来不是互斥关系,而是因果关系。有了名,自然会有利。
契机是一起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仲裁案,苏荣钦的受援人是劳动者。他在这个案子上大获全胜,还接受了《劳动报》的专访。没多久他就受聘为申城c区总工会的法律顾问,再然后,他开始和c区各大街道办打交道。
不过真正让他出名的,是代理的一起c区某街道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不作为案。向来站在弱势群体那一边的他,在这个案子里做了政府一方的代理人。
该案案情复杂,矛盾尖锐,历经一审、二审、再审程序,打了整整两年。最后是政府打赢了,该案也被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