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第(2/6)节
单的几味药,儿子的状态真肉眼可见的好起来,去医院复查b超也说胸水量大减,至少消了三分之二,他必须感谢这个敢在那种时候出手的年轻大夫。
见清音没接茬,刘厂长和书记连忙迎上来,别的不敢说,但至少要夸夸自家职工,“我们清大夫别看年纪轻轻,其实医术十分高明,是书钢名医。我家老太太那几十年的高血压,最高达到二百了,来她这儿调理一个多月,每次量出来都才一百三,现在是头不晕了,眼也不花了。”
“可不是,我这多少年的风湿老寒腿了,一到冬春就疼得要坐轮椅,小清只给我开了几副药,这大雪天我都能蹦能跳!”
“更神的是,我儿子哮喘那么多年,直接住进省医家属院也没治好,结果小清大夫三副药就把他根治了,我老丈人都说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真是太神了!”
清音都被他们吹得不好意思了,心说厂里这些领导,平时对着他们下面职工可不这样啊。
石父笑眯眯地听完,再次说了感谢的话,又打量诊室里里外外,感慨道,“没想到咱们基层卫生机构的条件如此简陋,却藏着清大夫这样的高技术人才。”
堂堂一省工业厅厅长这么高的评价,清音还真有点受宠若惊。
但好在石厅长也没继续夸奖,而是询问起儿子的病情:“不知道清大夫接下来怎么安排,我们全家一定好好配合。”
“只要黄水能吐出来,石干部的饮邪就能祛除出去,只是需要时间。”
“大概多久?”石厅长知道问大夫这种话属实为难人,但命悬一线的是他儿子啊。
“预计半个月吧,但还得根据石干部的体质、耐受能力、药物反应和配合程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石厅长满意的点点头,他一直注意着这个年轻同志的眼神,尤其是刚刚刘厂长介绍自己身份的时候,如果她很了然,那就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对石磊的救治多少有点投机意味。但她面色淡淡,不仅没有惊喜,还有点毫不作假的无措和木讷,这就说明她对自己的身份并不感冒。
她的出手,单纯只是把石磊当成一个病人,而不是石厅长的儿子。
小小的卫生室站满了人,刘厂长赶紧让人把石厅长的“指示”记录下来:首要一条,卫生室太小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基础设施条件,很不利于开展临床诊疗活动。
在场的都是人精,一听这话就明白,从今天开始,卫生室怕是要鸟枪换炮了!
其次,石厅长还亲自指示,清音只当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有点可惜了,这样能干的年轻人,就该加点担子,这样才能鞭策他们不断进步。
好嘛,大家又明白了,这就是要给小清大夫提一提级别和待遇,最好能安排个一官半职。
最后,当听清音说起他们正准备建设一个特殊儿童门诊,为全市乃至全省的苦难患儿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时,石厅长直接握住清音的手,一连说了三声“好”,“这样普惠群众的事,厂里一定要大力支持!”
第(2/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