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大秦 第11节

第(3/4)节
较麻烦的是,豆渣和浆水的分离,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过滤的过程。

    范雎找到一块不要的布料,沸水煮了一番,消毒,然后用于过滤。

    这个时代的布料没那面多工业染料,消毒之后,即可作为天然过滤工具。

    等过滤好浆水,将浆水倒进温水中缓慢熬煮。

    一边煮一边将买到的那块卤盐用温水侵泡起来。

    古时候的盐又叫卤盐,通过熬制卤水而浠出能食用的盐,像这样一块还没有处理的卤盐其实是不能多食的,会中毒,但便宜。

    范雎要的正好是浠盐时别人不要的卤水,早些时候大部分卤制品所使用的卤料都是这么来的。

    等锅里的白色浆水熬制得开始翻滚,范雎将手上的卤水一点一点的倒进锅里,边倒边在锅里搅拌,这一过程被称为“点卤”。

    煮沸的浆水慢慢的在点卤的过程中凝结,这时就不能那么大的火了,也不能再搅拌,而是慢火等它凝固凝实。

    一锅白色的浆水,原本如同滚动的雪花,现在却神奇的变成了玉膏一样。

    晶莹剔透,玉之骨髓,食之长寿,这就是“长寿玉膏”名字的由来。

    食之长寿,还真不是在乱说,我国长久以来的饮食习惯偏向于碳水化合物,而少蛋白质。

    人的生长生存所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需要均衡的,但在古代普通百姓要吃够肉,实在太困难。

    而豆类制品却是最好的植物蛋白。

    所以在蛋白质大量不足的情况下,多食用这“长寿玉膏”,的确有益。

    还有一方面,古时食物粗糙,人到老年牙口不好,难以下咽和消化,吃不下饭自然人的身体就不会健康到哪里去,而“长寿玉膏”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我就有了老年人常食则长寿的说法广为流传,这也是“长寿玉膏”名字由来的另外一个说法。

    赵政垫着脚,看得一愣一愣的,伸手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似乎比豆饭更加的吸引人。

    范雎盛了两碗,然后弄好调料碟子。

    酱油,盐,茱萸切碎。

    茱萸,在辣椒还未传入国内时,一直是辣椒的代替品。

    它和辣椒的味道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没那么辣,味道带着一点苦,怎么形容呢,就像味道淡一些的芥末。

    赵政正捧着自己的碗,向门口走去。

    仙人说,他得让赵国人知道,他有多受重视。

    这长寿玉膏,可不就是别人吃不到的。

    不多时,赵政烟熏火燎的跑了回来,范雎都看得一愣,怎么衣服跟快着火了一样?

    范雎也探出头看了看外面,隔壁大门,一个头顶一奇怪青铜冠的高冷孩子正怒目而视。

    说那孩子戴的“冠”奇怪,因为它是青铜所制,上面缠着大红色的帛绢,像两条大辫子垂在小脸两侧,跟个小二郎神一样。

    更奇特的是,那青铜红冠向外喷射着火柱,看得范雎都愣了好半响。
第(3/4)节
推荐书籍:回甘北国春凌辱母上事记我意VR生死格斗清浅黄昏 剑三完美幻想三个白富美老师沦为夜店性奴魔法少女紫星绝品逆天兵神龙戏双娇新妻-泉里香-废弃大楼里的轮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