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第119节
第(4/4)节
”
赵政:“不知道怎么的就……就这样了,哈哈。”
“不信你来试试。”
现在轮到褚太平了,这小孩倒是挺直了腰,但被人扶着一站上去,小腰杆也弯了,屁股也翘了起来:“哈哈,为什么自己就这姿势了。”
其实等他们玩习惯了,腰杆自己就能立直了。
成蟜在后面激动地道:“该我了,该我了,我以后要用它在街上巡逻。”
“这新马儿,它是吃草还是吃什么,以后我天天喂它。”
赵政:“它不吃草,它吃电。”
成蟜:“那等雷雨天,我们带它到咸阳台,那里地势高,雷劈下来的时候喂它。”
赵政:“……”
新的玩具总是能带来欢声笑语,这或许就是一件成功的玩具的价值所在。
于此同时,除了瓷器造纸业,范雎的渔业也开始了。
范雎说过,农业是工业的基础,秦国的耕地是不足以大规模变革,也不容易,这等动荡国本的事情,王也不会同意,和瓷器造纸的性质不同。
但秦国境内那些没用的水池之类可以利用起来。
咸阳城外,一座白色的似建筑非建筑的奇怪棚类搭建了起来,其实就是范雎在现代购买的恒温室,用来鱼类育苗的。
鱼类育苗算是周期最短的一门农业科技了,若是找到怀孕的母鱼,不过十来天就能得到难以想象的小鱼仔。
当然技术含量太高,很难实现,范雎不过是直接从现代购买设备,开了外挂而已。
齐国公子建离开邯郸的时候,范雎就送了对方一套,也不知道公子建有没有成功带回齐国,不然光靠理论,想要实现这门跨时代的技艺,也够呛。
范雎的鱼类育苗连秦昭襄王都惊动了,在自动育苗机的作用下,第一批鱼苗破卵而出的时候,秦昭襄王带着大臣们亲自前来观看。
范雎的这一套育苗设备比给公子建的又先进了很多,因为他可以找周宥提供大型电池,哪怕电池只能维持一天,范雎都能每天从周宥那里充电交替着使用,要是周宥不当着他的面记录每天充电的费用就更好了。
所以保持恒温,换水,改变适应的温度,甚至鱼仔计数这些看似最难控制的难点,在这些自动化设备面前都将变得不再是问题。
怎么说呢,以前的技术要求是100,现在变成了10,唯一需要的就是会使用设备,会按上面的按钮,和准备上干净的水,所以的科技难点都交给了器械来完成,比人亲自动手控制还精准。
更重要的是,范雎能使用一些防止疾病的药物,和让鱼仔正常生长的营养液。
第(4/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