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
第(2/4)节
网破的时候,这些全都是致命的一击。
所以不到最后一刻,他们绝对不肯放弃这些东西。
谢愉联系的那个旧部,如今已经是东境军将领杨寅的亲卫,几乎是分寸不离地守着杨寅,难免会看到一些他和端王府上的人来往的时候。
甚至于,连海上的海寇上岸与他私下详见,他也遇到过几回。
但是杨寅十分谨慎,每次与人见面,对方衣着都完全看不出身份,还披着宽阔的披风,拿巨大的风帽将脸遮住,生怕被人看清模样。
至于沟通的信件和文书,不重要的当即销毁,重要的即便留存,也要在没人护卫的时候,所以一时之间,尚不清楚他藏信的位置。
如今皇帝终于向端王发难,来的人又是太子麾下。这位太子由来与今上是一条心,决定了要做,便必然是要做得干净彻底。谢愉不肯放弃这个机会,当即给这旧部传信,让他设法找到杨寅通敌的文书或是其他证据,若是不能,让他在朝中来人面前露出些马脚也是可以的。
如今能联系上的旧部,在军中联合起来,多少是有点行事的便利的。
但这一局,远比他们预想的好破。
因为那些海寇是个变数。
他们在海上打家劫舍,靠的就是端王和东境军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大箭,为作回报,他们会将金银分出一部分作为回馈。
但金银都是假的,杨家人之所以同意插手这桩生意,并不是被那些所谓的金银珍宝吸引。
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东境军永远的权利。
那些海寇手中握有大箭,便可持续侵犯海境。只要他们一直保持默契的交互,将每一次海战都变成一出逢场作戏,便可以使杨家成为东境抗敌的中流砥柱,向朝廷制造出一种假象——如果没有熟悉东境海域和海寇的杨家将领,东境必然陷入危险。
那么,杨家人便永远站在东境军的中心。
但现在,这种平衡被端王府的获罪打破了。
那些一贯贪婪又敏锐的海寇,不再相信端王府会为他们提供长久的助力,没有了源源不断的大箭,他们也不肯相信东境军不会向他们发出攻击。
那些海寇自然不会自投罗网联系朝廷,因为揭发了杨家,无异于是断送了自己以后的活路。
但他们仍旧以此为要挟,强迫杨家向他们让利,杨寅因此与他们僵持不下。
那旧部敏锐发觉到不对,也没贸然联系海寇,而是直接做局安排了一番,正让朝廷中人将那来东境军中谈判的海寇逮了个正着。
杨寅原想暗中杀这海寇灭口,再次被谢家这旧部抢先一步。朝廷中人发现杨寅灭口之举,生出怀疑,立刻暗中展开调查,最后在旧部有意无意的偏帮之下,拿到了杨寅勾连外敌的信件。
至此,杨家通敌之罪彻底确定。
杨寅等人被夺职押往上京的那天,周鸣玉在薛峰青的相助下瞒过了谢愉,独自一人,返回了晋州。
第96章
在滨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