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吴宅】
第(4/18)节
,鼻翼微动,像是在嗅什么气味。琉璃心中一紧,难道
是自己刚才在西学堂附近自渎留下的气息被他察觉了吗?她不敢想象。她能感觉
到少爷诧异又好奇的目光在她身上游移不定,琉璃只觉得耳根发烫,一颗心砰砰
直跳。
正当琉璃心烦意乱之际,少爷却又靠回了她的怀里,轻轻抓住她衣服的一角。
琉璃这才松了口气,看来是自己想太多了。
马车终于到达了宅子门口。
在水乡的温润晚霞中,吴宅大院的大门如一扇黄金镶嵌的窗,映照着历史的
沧桑与繁华。门额上高悬着一对红灯笼,明亮而鲜艳,映衬着青石围墙的苍劲,
围墙上雕刻的花鸟图案细腻如同出自名匠之手,透着一丝古朴的豪华。行人路过,
总忍不住驻足,耳畔似乎隐约能听见吴家往昔的故事。
据坊间传闻,吴家太爷本是穷苦之人,逃难至此。初到水乡时,他在西园寺
中帮工,手艺未显,唯有塑罗汉的灵巧让他一丝生计。然而,命运的转机总在不
经意间降临。一位普通茶馆老板欣赏他的才华,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太爷从此继
承了茶馆,慢慢地开始经营书场。打开了吴家发迹的第一扇窗。
光绪二十年,现在的老爷尚在县学,便以过人的聪明与勤奋脱颖而出。而当
时县学的学正,也就是东山唐家的主人,后来成了他的岳父。唐家在水乡中地位
显赫,财富雄厚。决定将女儿嫁入并不起眼的吴家,这一决定在当时并不被所有
人理解。
光绪二十一年,甲午战败的消息如同狂风骤雨,唐卷了整个大江南北,历史
的洪流开始翻涌而来。在这股巨浪面前,吴家太爷却显得出奇冷静,甚至坚定地
支持年轻的儿子只身留学日本。而唐家,作为当时水乡的名门望族,也没有阻止
这场看似疯狂的冒险。一时间在周围的人看来,下嫁,女婿扔下老婆东渡西学一
而再的事件,简直就成了唐家的笑话。
光绪二十七年,老爷自日本归来,在他岳父的帮助下创办了丝织厂和棉纺织
厂。
民国革命风起云涌,唐家世代为官,无法幸免。但唐家老爷还是在去世前,
把大量的田产与祖宅托付给了女儿而不是两个儿子,得以保全。而吴家由于老爷
经历,在当时的老百姓眼里留日是明摆着的革命党,非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更
加如日中天。
而现在,南方局势动荡,似有北上的可能,。然而,老爷与南边的汪先生、
蒋先生之间似乎存在着微妙的联系的传闻,又成了他在江湖中游刃有余的护身符。
原本水乡的的大族陆家顾家竟然竞相登门,希望能与吴家交好甚至商量合作入股,
这在以前
第(4/1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