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崇祯十七年】第三章

第(7/13)节
音铿锵有力,训诫着在场的每一

    位官员。

    「阉党垮台,职掌还之各司。」

    崇祯帝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群臣务必致忠竭节,洗刷积弊,为国节财,

    为民择吏。」他的训诫不仅是对群臣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他强调,一切奏议有关国计者,必须遵从祖宗成法,不得妄议纷更。

    这表明了崇祯帝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传统法制的坚定态度。

    崇祯帝以身作则,勤于政事。

    他始终坚持经筵与日讲,这不仅是学习儒家经典的过程,更是听取讲官意见、

    与朝臣讨论时事的重要渠道。

    即使边报纷纭,国家大事不断,经筵、日讲依然如故,甚至更加精勤。

    「鸡鸣而起,夜分不寐。」这是崇祯帝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宫中极少宴乐之事,他的生活简朴而自律,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责

    任感。

    除了盛暑严寒之外,崇祯帝都会在乾清宫或文华殿召见重臣,讨论政事。

    他的勤政不仅体现在日常的朝会上,更体现在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处理上。

    朱由检从未懈怠于批阅奏章,往往批阅至丙夜不休,甚至还在半夜下达圣旨。

    他的勤勉和努力,被臣下誉为「汉、唐以来良所稀见」,在明朝皇帝中以勤

    勉著称。

    崇祯帝的勤政和坚持,为大明朝带来了新的气象。

    他的行动和决策,深深影响了朝堂上下,也让百姓看到了国家复兴的希望。

    在这个正月十二日的朝会上,崇祯帝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唤醒了每一位官

    员的责任感,也为大明朝的明天指明了方向。

    在崇祯帝即位之初,朝堂之内的局势错综复杂。

    魏忠贤及其党羽的覆灭,使得朝中出现了权力的真空。

    黄立极、施凤来等依附魏忠贤的阁臣相继被弹劾而去职,朝堂之上亟需新的

    血液和力量。

    为了挑选新的阁臣,崇祯帝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枚卜」(抽签)。

    这一方式不仅体现了他对天意的尊重,也显示了他试图通过一种更为公正透

    明的方式,来选拔贤能。

    早在天启七年(1627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乾清宫内,崇祯帝召集了大臣和

    科道官,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选拔仪式。

    首先,他率领众人拜天祈祷,祈求上苍的保佑,希望选出真正能够辅佐他治

    理国家的贤臣。

    接着,他将推荐的阁臣姓名一一写出,装入金瓯之中。

    这一金瓯,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与庄严。

    在众人的注视下,崇祯帝用筷子挟出一个个名字。

    先挟出的是钱龙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四人。

    这四人,都是经过
第(7/13)节
推荐书籍:少女意女友的干爹爱她,恨她?合家欢(骨科 姐弟 1v1)呆子,尾巴藏好心理罪(全集)碧蓝航线 Astral ability(Love~Love~的碧蓝小窝·萨拉托加篇)淫荡人生分享我的女友我和邻居美艳少妇的情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