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第(2/5)节
崔氏的祖母用的。其他人到了晚上便缩在屋子里尽量不出来走动,若真要走动,也是摸黑。若是有月光的时候还好,借着月光还能稍稍看清楚些。
崔氏那会儿还叹息:“我被夫人做主进了柳府成了良妾,日子不知好过了多少。”
即便是柳桑宁觉得在府中最难的那几年,崔氏也说比起先前已经是好日子了。柳桑宁那会儿听了心下凄凉,暗暗发誓日后一定要有出息,要让崔氏一直过好日子。
老鼠坊里的贫穷令她不由沉默。她住在繁花似锦的坊市里,从小到大几乎没见过什么贫民。「贫民」二字,只活在她的「听说」里。今日亲眼所见,她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无力。她明白,这不是她能解决的事情。
王砚辞瞥了眼柳桑宁,见她瞧着街景眼中流露出悲伤之色,忽然开口问道:“你是如何知晓布塔族的习俗的?”
“我曾在书中看过。”柳桑宁回答得很快,“后来又找摩罗大师问过,他曾去过布塔族,所以说得更详细些。”
柳桑宁说的「书」其实是摩罗大师自己的游记,像布塔族这样不起眼的部族,几乎不会有人特意为它著书的。
王砚辞回想了许久,也不记得自己在哪本书上看见过介绍布塔族的。但听到柳桑宁提到摩罗大师,他倒是有几分兴趣。
“你说的可是那位在静安寺中的番邦高僧?”
柳桑宁点头:“是。”
“你竟与他相熟?”王砚辞有些意外。
柳桑宁笑了:“我幼时便与摩罗大师相识了,他说我有慧根,我也喜欢同他说话,便经常去静安寺找他玩。”
她的语气听起来有些天真烂漫,倒显现出几分小女儿的娇俏来。
正说着,王砚辞脚步停下:“到了。”
眼前是一扇看起来有些破旧的木门,并不宽大,就是老百姓最常住的屋子大小的门。王砚辞抬手叩响木门,不一会儿里头就传来脚步声,门「嘎吱」一声被打开,露出了一张柳桑宁熟悉的脸——
竟是顾安?!
柳桑宁微微张大嘴,下意识说道:“顾像胥,你也来看望袁像胥?”
顾安显然也没想到柳桑宁会与王砚辞一同来。他看向王砚辞,王砚辞用眼神向他示意,顾安接收到王砚辞的意思,才回答:“不是,我住这儿。”
柳桑宁嘴巴张得更大了。
等一起进了宅子,柳桑宁才发现原来不仅是顾安在,就连另一位实习像胥蔺家安也在。平日里他们三人在像胥科就十分交好,几乎是形影不离。
柳桑宁见蔺家安穿着常服,顿时也明白过来,她道:“你们三个,一起住在这里?”
两人点了点头,这时袁硕一边咳嗽一边从屋子里披了外裳出来,见到柳桑宁亦是一怔。随即他调转方向,嗖地回了屋子,过了一会儿才穿戴整齐地走了出来。
柳桑宁打量了一下他们居住的宅子,这是一座算得上逼仄的宅院。说是有院子,但整个院子大约也只有十来平,旁边有一排屋子,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