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茉的英雄主义 第6节
第(3/4)节
已经看过了。”
“二刷,我票都买好了,请你看,怎么样?”
陈茉内心动摇,最终还是同意。
第09章 从天而降的小仙女
看完电影顺理成章地就一起吃饭,江峰邀功说:“南京的教育展我推荐了你,多好的出差机会。”
“谢谢。”
“上海也要出个人,你觉得谁合适。”
“那当然是小余啊。”
江峰想了想:“没印象上海有姓余的啊?”
“刚来,才两三个月。”
江峰琢磨了一会儿:“不太可能,就算是新员工我也都认识。”
那是,陈茉在心里吐槽道,哪个妹妹你不认识。
“叫什么?”
“不知道,没问过全名。”
“你真厉害!对接了两三个月连叫什么都不知道!”
“有什么知道的必要吗?”陈茉漫不经心地说,“同事关系而已,异地,还不是一个部门。”
“冰山。”江峰感叹说,“我的外号没取错。”
这个外号传播很广,并不只有江峰这么认为,陈茉在男同事之中的风评是出了名的冷淡,但是她在女同事们的口中又是另一个样子——人很好玩爱吐槽,常常有惊人之语,也很合群,经常参加聚餐和活动,和大部分有工作联系的女同事都很处得来。
陈茉并不在乎自己的风评两极分化,反而可以毫无愧疚感地承认,她确实双标,对待同事的态度不同。
但双重标准并不来源于性别,而是自身体验的直接反馈,用人话来说,就叫做你给我脸,我给你脸,你什么态度,我什么态度。
女同事对接工作时更客气更有礼貌,更愿意考虑对方处境,文件梳理的更细致,而男同事能做到这些点的概率相对较低。
并不是说所有女同事都好所有男同事都不好,哪个性别都有讨厌的人和很好的人,陈茉对事对人不对性别,但是却形成了这种分化的印象,她也没有办法,这是她感受到的客观概率。
多数男人浑然不觉,他们总是能坦然地说出一些令人不舒服的话,然后惊讶地发现陈茉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容忍,而是尖刻平静地反击。
在某些工作环境当中,任务的分配似乎天然带有性别属性而不是个人属性,陈茉会指出并且拒绝这一点。
就比如说在参与展会时,负责人会安排男同事搬货和协调场馆,让陈茉和女同事打扫展位卫生、订餐订酒店和布置展厅。
陈茉找到负责人,很诚恳地说:“王总,我实在不太擅长这些,怕影响效果,要不我去搬货吧?或者我来做场馆协调,这个我擅长。”
如果负责人只是让她按任务分配尽量去做,那么陈茉也会接受,出来打工不好挑三拣四的,但是负责人的眼神和下一句话让她如鲠在喉。
那是一个震惊和不可接受的眼神。
“你一个女的有什么不擅长的,在家都不做家务吗?”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