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陈茉的英雄主义 第32节

第(3/4)节
锤定音的冲击性理由,那么父母是不能忍受她彻底拒绝和吴研凌“接触接触”的。

    尤其是在对方明确表示对她“特别满意”的情况下。

    陈茉对人说话的自我主体性有一种敏锐的感知和抗拒,而吴研凌现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陈茉敢肯定就算她把全部的语音放给杨兰听,再解释个三天三夜,她妈也不会理解。

    杨兰女士,她的母亲,只会说,我觉得这个男孩挺好的,挺尊重人的。

    对!是这样,陈茉可以承认,主观动机上来说,吴研凌并不居高临下,甚至可以说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尊重她,看起来他经历过起码好几次相亲,或许在过往的失败当中总结出了一些教训,并且虚心进行了调整。

    吴研凌不像某些网络投稿里面写的相亲男那样奇葩而离谱,反而似乎很正常。

    可是这种正常对陈茉来说是不正常的,是难以忍受的。

    因为他的叙述和视角全部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

    “我觉得”你化不化妆都可以,“我觉得”你这样很好,“我”是想夸你的,“我觉得”你很善于倾听。

    吴研凌对陈茉的评价,都是从“我的视角”去出发,这是一种浑然不觉的傲慢。

    男人通常觉得自己的世界就是围绕着自己而建构的,他们有权利对出现在自己世界内的任何人物和事件进行评价。

    为什么不行呢?

    杨兰会这样说,两个人见面,互相评价一下对方,很正常啊!

    可是“你没有化妆”是一种对客观事实的观察,“你没有化妆但是很好看”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你没有化妆也很好看,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是一种价值体系评价。

    把某个客观事实和某个主观感受都放在自己世界的价值体系里面,得出结论——我觉得很好。

    陈茉很抗拒这个,她讨厌不经允许就被对方纳入评价体系的感觉,即使对方得出的评价是正面的,她也讨厌,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

    这是一种隐形的、强烈的边界感,也许是因为独生子女的缘故,又或者是现代人的个人空间确实变大了,很难被上一代理解。

    上一代普遍出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多数拥有兄弟姐妹,没有条件建立起完整的领地意识,基本无法共情。

    所以陈茉就算讲清楚这一点,陈庆大概也只会讽刺她很矫情,是睡在十层棉被上敏感的豌豆公主。

    但是吴研凌是她的同辈人,有没有可能和吴研凌本人讲清楚,然后结束掉这个麻烦呢?

    不太可能……陈茉否决掉自己的想法。

    陈茉长到二十六岁,工作四年,有起码的社会性和礼貌,她不可能在人家长篇大论的表扬她之后咄咄逼人的发去一串反驳,跟人家讨论什么视角、什么男本位,什么边界感。

    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冷处理,她本来打了两个字“谢谢”,随即又删掉,改成一个笑脸符号。

    这就是线上沟通的优越性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3/4)节
推荐书籍:修罗都市(第三卷)地铁迷情种子岛我的卧底妈妈快穿之肉文系统(h)美少女战士同人妈妈林悦金太郎的性福生活明日方舟 乌萨斯的孩子们瘦马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