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眠春山 第101节

第(2/4)节
的牧民小孩则笑嘻嘻扑在粮袋上, 他们围着大轱辘车, 唱起欢快的蒙古歌谣。

    直到小梅朵戳戳皮口袋, 她问蔓蔓,“这也是麦子吗?”

    蔓蔓摇摇头,她做了个手摇石磨的动作,并讲解,“是磨出来的面粉, 小梅朵姐姐你知道面粉吗?”

    “面粉给额们吗?”小梅朵眼神亮晶晶的。

    蔓蔓重重点头,她说话添油加醋加了自己的意思, “娘说给你们, 叫阿妈们今天做给我们吃, 要吃糕糕。”

    姜青禾恰好听见, 她愣了下, 戳了戳蔓蔓的脸,小坏蛋净胡说八道。

    想跟小梅朵解释的, 结果小梅朵早跑到边上, 用了吃奶的劲硬拉着吉雅姐和乌丹阿妈过来, 她急急地说:“面, 面粉, 来看面粉。”

    “啥面粉哟,”乌丹阿妈被她拉得往前, 不解地问。

    姜青禾拍拍那竖着的好几个毛口袋,“诺, 昨儿个磨的新面,给你们的。”

    “啥?”乌丹阿妈不敢相信,她瞪大了眼睛。

    吉雅则猛地扑过去抱住了姜青禾,姜青禾差点被她扑了个趔趄,站稳后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

    其实大多蒙古牧民并不爱拥抱,他们表达友好的方式虽然也热情,却很少有贴身拥抱。

    吉雅是太兴奋了,她脸蛋红扑扑的,她说:“感谢你为草原为大家带来粮食。”

    对于一个逐水而居,四季转场靠牛羊过活的游牧民族来说,粮食的重要不亚于牛羊马。

    牛羊不能随意宰杀,羊奶也不是天天都有的,他们想要粮食,但却没法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连种植青稞也是采取了借荒的方式。

    借荒是借秋收后不耕种的荒地,大多在贺旗山脉处,他们会去借来种青稞,给户主一笔羊毛或一张皮子作为报酬。

    但是他们也不怎么照料青稞地,一亩地可能连一石青稞也出不了,碰上黄毛风席卷的天气,当年的青稞收成几近于无。

    只能用羊和皮毛换取价格高昂的粮食,平西草场的这群牧民很少出草原,也甚少会到镇上去,他们会去蒙边市集,但一年也只去一两次。

    更依赖于驼队,希望他们能带来粮食。但除了上一年,其他时候牧民们都被压价,比如以前一头羊羔换五斗面粉,一张皮子一把挂面。

    这也是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歇家的原因阿。

    所以吉雅的激动,乌丹阿妈的失态,以及后面牧民阿妈和大叔们的抚摸粮袋时的神情,那都是对粮食得渴望。

    姜青禾很能理解。

    之后她被大伙热情地请进了最大的蒙古包内,里头用着不知名的花草装饰了角角落落,她能认出来的只有绿色的柳条。

    红漆桌子上摆了一盏牛乳和一大碗酸奶,姜青禾问都兰,“这是做啥的?”

    都兰打理着自己的辫子,她偏头看了眼说:“那呀,是昨天日头出来时,阿拉格巴日爷爷用来表祝福的。”

    她怕姜青禾稀里糊涂,解释得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