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第(4/4)节
场宿将,悍不畏死,军心可用。”
士仁属于刘备旧部中的旧部,十五岁就随刘备讨黄巾,跟随刘备转战十几年,不离不弃,忠勇相随。
霍峻看了眼身形魁梧,招呼骑卒认真备战的士仁,神色有些怪异。就这样的忠勇之士,怎么会在原历史十几年后投降江东,莫非享受了富贵,软了筋骨,贪生怕死了?
东面的朝阳已经喷薄欲出,江东军的军营内也响彻着鼓声。
赵云耳朵微动,说道:“仲邈,三通鼓已响,孙权将出兵也!”
“嗯!”
从东南往向东北而望,晨曦不碍眼视线。在霍峻的视野中,万人规模的江东军出现在他的眼前。
密如蚁聚的步卒不断从各个营寨内现出身影,很快又是一队,仿佛没有尽头。缓缓前行,矛戟如林高举。在他们步伐起伏间,军旗随之翻滚,犹如密云蔽日,蔚然壮观。
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军阵虽是浩大,然而队列之间却是杂乱交错,难言如臂使指。这便是江东兵马的缺点,作为大军统率的孙权,不善统大军,对于大军调度颇是困难。
相较于步卒的浩大杂乱,骑卒人数不多,他们沿着各部军士队列孔洞穿行,他们身上不同制式的服饰说明了他们来自不同将领旗下。
这就是部曲授予制度带来的坏处,由不同将领私兵组成的部队,本身不具备成规模大军应该有的统一行动能力。孙策在世时,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尚可遮盖这些问题。但轮到孙权时,由于其本人战术素质缺乏,对于这种性质的部队,想要臂如挥指属实也是困难。
在那大军行进的中央,一顶华丽的麾盖凌空而立,‘孙’大纛迎风飘扬,左右身侧尽是侍从。
然而身居浩山上的霍峻,因距离太远了,即便眯着眼竭力辨认,也难以确认麾盖下是否是孙权。不过根据其左右簇拥着文武将士,以及身侧硕大的大纛旗,隐约还是认出麾盖下可能是孙权本人。
霍峻粗略的估计了下,并非秦松所言三万人,依旧是昨日斥候所报的万人,心中不由定了下了心思。
扭头看向赵云,霍峻问道:“子龙以为江东兵马何如,可使骑卒击否?”
赵云牵着缰绳,居高临下,一眼便是得见孙权兵势,观摩许久,答道:“士气甚高,然各部无序,军阵难言严整。若遣骑击之,当在其大军调度之际,率精骑陷阵。”
沉吟少许,赵云说道:“可暂且等待一二。”
听着赵云的回答,霍峻微微颔首,选择认同赵云的意见。若用骑兵而言,赵云水平不知甩霍峻几条街,在这方面霍峻必须认可赵云。
原野上,孙权双手撑在车栏,眺望彭泽城,吩咐说道:“停军列阵。”
第(4/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