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盯着一个人看”
第(2/3)节
来挖不不到,五年后的黑客阿路在那时,是他的手下败将。她的一切在他指尖摊开如书:成绩单上,市前二十的排名,数学满分,语文作文曾被印成范文贴在公告栏;孤儿院记录里,六岁被收养,十一岁再次成为孤儿,车祸赔偿被亲戚瓜分殆尽。美丽,聪明——这两个词单独拎出来,已足够让人一生过的风生水起,可她偏背着个甩不掉的穷字,像藤蔓勒紧花枝,艳丽中透着窒息。他凝视这些,眼底光影交错,像在端详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惊艳之余,又生出几分探究的暗火。
这几个月,他常站在三楼楼梯口,目光穿过栏杆缝隙,落在客厅她的身影上。她看书时背脊挺如松竹,偶尔抬头跟白璟烨说话,嗓音轻得像风拂芦苇。他从不下去,只远远看着,像影子藏在暗处,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房间抽屉里多了些东西——她落在沙发缝里的银色发夹,细链上嵌着一颗小珍珠,灯光扫过时泛出冷幽的光,像月色落在水面;她翻书时随手丢在桌角的一张便笺,纸边被她指尖捏出细密的褶,字迹潦草却尖锐,墨水晕开几处,写着半截数学公式;还有她换下的围裙,那天佣人提着洗衣篮下楼,他趁乱从篮口抽出,迭得方方正正藏进抽屉,凑近时还能闻到她烤饼干留下的奶香,甜得像风吹过鼻尖,转瞬即散。这些物件像暗处的蛛丝,被他一根根缠绕收拢,织成一张无人知晓的网。他不碰它们,只是偶尔拉开抽屉,目光沉沉地扫过,像在确认某种隐秘的存在。
他不懂为何心底总有股暗流翻涌,像暗河潜行石下,汹涌却无声。十四岁的他,脑子快如精密仪器,任何事物在他眼里都能拆成零件,再拼成逻辑的框架,可这股暗流却像无解的方程,搅得他心烦意乱。他翻开《自我与本我》,指尖摩挲书页,纸面微凉,像冰冷的镜子映不出答案。弗洛伊德写道,本我是人最原始的冲动,欲望如野草,扎根深处,肆意生长,不受理智约束;超我是道德的牢笼,压抑本能,试图将野草连根拔起。他咬着笔帽,牙齿在塑料上磨出细小的凹痕,眼底幽光跳动,像暗巷里的火苗,微弱却倔强。他想找答案——为什么她的身影总在他眼前晃,为什么每次偷看她时,心跳像敲错了节拍的钟。
可书里没写“为什么会盯着一个人看”,只说童年的缺憾会埋进潜意识,像影子贴着脚跟,甩不掉也摸不着。他想起九岁那年,母亲再婚后渐行渐远,留他与白璟烨相依为命。哥哥曾是他的灯,温暖而明亮,可如今,那光全洒在程汐身上,像月光偏心,只照亮她脚下的路。他皱眉,低声嘀咕:“是因为她占了哥哥吗?”指甲不自觉划过书页,纸面裂开一道浅痕,像泄了气的叹息,转瞬沉寂。
这念头却像缺了角的拼图,怎么也拼不全。他揉了揉眉心,又翻到“超我”那页。书里说,超我是良心,是规矩,像铁笼子锁住本能,试图让欲望臣服于秩序。他盯着这行字,眼底沉沉。或许只是不甘——像棋局里被人抢了先手,他不服输,却又找不到反击的招数。哥哥的光洒在她身上,他只能站在暗处,像被遗忘的棋子。这个想法干净利落,像解开一道方程,让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