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53节
第(3/7)节
自由后他也听过高素卿的解释,知道张太岳被外派到穆国公世子府做双方结盟的信物了,但到底没怎么放到心上。直到现在变故骤生,许阁老才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现实——他倾注心血着力培养的清流未来之星,怕不是早就被这癫公给挖了墙角了!
他眼睁睁看着张太岳写完诏令之后后老老实实退到世子身后,那种被ntr的耻辱与痛苦便蓦地涌上了心头。即使以许阁老的城府老道,一时也不由面目扭曲、大为破防,只是一声都言语不得罢了。
世间后浪推前浪,虽然与闫阁老水火不容彼此敌对,但在面对这火箭一样窜升的新生代时,两人的痛苦却总是相似的呢。
诏谕最后经皇帝许可,李公公用印,而后诸位重臣再逐一上前签字画押,表示对这一份旨意完全认可,绝无异议。这一日风波动荡,惊心动魄,真是没有一刻喘息的时候。而直到走完这最后的流程,所有人如释重负之余,才终于意识到了一个显豁之至的事实:
如今的天下,恐怕终于要有大变动了!
·
当然,历史绝不会跳出个提示框来警告什么“变动节点”。虽然经历了数十年前所未有的惊变,但在皇帝临时拼凑的中枢班子上任之后,京中局势还是快速恢复了稳定。大乱之余格外要安抚人心,在请示皇帝之后,裕王等立刻撤销了维持不过数日的宵禁,缩减了搜查与盘问的范围,逐步恢复京城正常的生活秩序,着重审问直接牵涉到逆案的尹王及诸位宗藩。
所谓祸兮福之所倚,到了这个时候,反而能看出大安宗藩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因为各位宗室实在人憎鬼嫌得无不厌烦,基本没有什么官员愿意和这群败事有余的造粪机器往来,所以即使是波及甚广的谋逆大罪,查来查去居然也牵连不到几个京官,有力保证了朝政的平稳与政治气氛的缓和,也实在是意料之外的喜讯了。
官僚的脾气总是相似的,一旦确定了自己不会被逆案波及,原本惶惶不可终日的大臣们立刻镇定下来,并油然而生出了熊熊的进步之心——救驾之功是赶不上了,检举揭发罗织罪名的功劳总可以蹭上一份吧?
所以,在朝廷政局渐趋平稳之后,新组建的内阁最忙的都不是什么国家大事,而是由上到下由里到外无穷无尽的检举。尹王及诸位宗藩们的人缘也确实是坏到了一个境界,风声一起后和他们有过接触的官员基本都要站出来踩上两脚,批深批透深入揭发,追忆这群人从生下来会说话为止每一个谋逆的细节。株连并坐转相攀扯,基本把此次进京贺寿的宗室全部给拉下去了。
这些养尊处优的造粪机器当然顶不住锦衣卫和东厂的手段,入狱后不到三五日就是屁滚尿流魂飞魄散,恨不能将十年前吃的早饭都给老老实实吐出来。但宗室们的政治素养却委实出乎了朝廷重臣们的意料——本来六部九卿摩拳擦掌,是打算在此次逆案中抓出个组织严密阴狠老辣手腕高强的幕后逆党,罗织牵咬后给自己刷一份大大的kpi,但如今审来审去,却始终不能从主犯口中审出什么深谋远虑的迹象。
第(3/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