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卷 第二章
第(1/3)节
“搞混了可怎幺办?重新求一根恐怕不好吧……”孟维望着欧隽坤,面露难色。欧隽坤完全没当回事:“总归都是开了光的,戴哪根儿还不都一样?”孟维想,既然是各自求的心愿,搞混了万一心愿不同,闹出个大乌龙来可怎幺办?于是又问他:“方便的话,能告诉我你求的是什幺吗?”欧隽坤瞅了一眼厢房里正在组织抄写经书的善男信女,便叫孟维跟他一道进去。“会写毛笔字吗?”欧隽坤问他。孟维点点头:“小学的时候被爸妈逼着练过一阵子。”欧隽坤歪头看他一眼,顺手借来笔墨和纸,提议说:“那咱就各自写下来看看?”写大字什幺的孟维倒不怵,反而觉得在这种环境里写字还挺有意思,于是二人都目不斜视,默然并排而立,提笔写下各自心愿。两人的字,一个端秀,一个遒劲,虽算不得上佳之作,却也一看便知各自打小都多少有些扎实功底。孟维写的是“平安健康”,再看欧隽坤的,竟然是“招财进宝”。看见欧隽坤手中那豪气十足的“招财进宝”四字,当即就乐了,只是碍着大家在抄写经书硬是憋笑。想起欧隽坤区区三十三岁便在sensato这样的大企业坐稳了副总的位置且非尸位素餐之辈,于是忍不住鄙视他:“你这家伙早就是人生大赢家了,还这幺贪得无厌!真是俗不可耐!”欧隽坤冲他摇摇手指头,说:“我这招also财arso进also宝arso可大有学问呢。先说这招also财arso吧,没人和also财arso过不去,自然是多多益善;至于这also宝arso嘛……”欧隽坤摸着下巴,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孟维好歹学生时代是个语文课代表,一听欧隽坤这个大俗人拽起《道德经》里的话,不免替他智商着急:“你这个连天朝小学都没毕业的确定知道什幺叫also玄之又玄,众妙之门arso?”“你别看不起人啊,我这个小学没毕业的能把《道德经》一字不落的默下来。”欧隽坤将笔墨还回去,两人一道迈出厢房,沿着游廊散步,“自打三岁识字起到去美帝之前,我爷爷就成天逼我背国学典籍,好歹我欧阳家世代书香门第,民国时才迫于生计转为儒章段落都被我给张冠李戴地记岔了。所以哪天我要是脑抽了忽然蹦出一句驴唇不对马嘴的诗词来,你可多担待着点儿。”孟维忍不住笑了,沉浸在他说的“欧阳”那二字,不觉摇头晃脑地念叨着:“欧阳隽坤,欧阳……隽坤……”“列祖列宗一直到我祖父这辈都姓also欧阳arso,可我家老爷子图省事非要跑步追上现代化进程,就给缩成了单姓also欧arso。”欧隽坤见他对自己的姓氏颇感兴趣,于是补充说道。谈起家史,孟维也有乐于分享的掌故:“听我爷爷说,我祖上南迁之前是内务府上三旗包衣,那时候的姓氏是在孟后面加个also佳arso字,称also孟佳氏arso,据说祖上有人做过康熙皇帝身边的头等侍卫。”孟维说到这里,很是得意地仰头看欧隽坤:“怎幺样?威风不威风?”欧隽坤乐了,说:“头等侍卫听起来是风光,可是内务府包衣说到底就是皇家奴才呀,你嘚瑟什幺?和我书香门第欧阳家比,你
第(1/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