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第(2/21)节
事情往往是这样,发愁和筹划的时间比干活儿的时间都绵长。其实修个房顶也算不得什幺天大的工程。由于材料准备得充足,有三货和二妮两口子给张罗,又有吴长东置办的好烟好酒,尤其是赶在收罢秋的农闲时节,来帮忙的人真不少。头一天揭了旧瓦,找见裂缝,用大渣子泥补了漏,又铺了油毡,并为第二天备好了浆泥、白灰;第二天大渣子泥一层、白灰一层,然后在白灰上稳了瓦,接着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水泥灌浆了。年轻人手脚麻利,按计划两天就能拿下所有的活计。特别叫人感动的是三货,真有号令三军的才能。第二天下午,就快铺完砖瓦了,老天有了下雨的征兆。黄土高原上的骤雨,常常是风大雨稀,不是乖乖儿直下,而是随着狂风横扫过来。尤其站在房顶上的人们,没遮没挡,铜钱大的雨点儿摔在腮上,那感觉真象玻璃碴子袭来似的。有那不经雨打的年轻人便想停工。三货一方面稳住一班人马各司其职,叫众人轮流抿口酒暖暖身子,另一方面派人去砖窑上扛来了遮盖砖坯的大蓬布。他让三四个年轻壮汉扯起蓬布作墙壁,遮挡横扫过来的西北风,鼓励大家一鼓作气完成工程。alto:agtalto:agt
文景也机灵,她明白用蓬布遮挡也不过是做个样子,起个心理安慰的辅助作用。有时刮的是乱风,没个准定方向,哪儿能完全挡住?她索性豁了出去,不穿雨衣不戴草帽上了屋顶,花木兰似地与男人们搬砖弄瓦一块儿干了起来。她想:只有撑掌门户的陆家头号人物以红装女性显示出刚毅勇猛的精神,方可激发男子汉不畏风雨的干劲。嫁了三货的二妮也真和文德一家人贴心,见文景姐气宇轩昂上了屋顶,她便穿了件红色雨衣,怀里揣了个酒瓶也噔噔噔地爬上了梯子。风雨中一旦出现了两位亮丽红颜,喝了些酒的男人们就干得更欢了。雨水顺着他们的头发、脖颈流淌,淋湿了后背和一侧的肩头。但他(她)们青壮年的感觉并不象人们想象中那幺难受。二妮这位最会调剂人们情绪的新媳妇,不如文景那幺能吃大苦耐大劳。她披着雨衣的头刚冒出屋檐,就觉得风吹得气紧。她便将怀中温热的酒瓶递上去,退下一层木梯,将头缩了下来。风一旦小些,她那红色的脑袋、湿漉漉的俏脸儿又会出现在男人们的视线中。她这一伸一缩比文景亲自动手都作用大呢。她站在梯子上瞥一眼隔壁慧生家的带有兽角的大瓦房、红门绿窗,即兴挑起个有趣的话题。一下就使大家忘掉了风雨。她问:“你们说如今咱吴庄谁家最好活最受用?”alto:agtalto:agt
随着世事的变迁,好活受用的人家也在变化。讨论这个话题对吴庄的庄户人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男人们你瞥一眼房顶上的三货,我瞟一眼梯子上的二妮,异口同声道:“首数你家!”alto:agtalto:agt
按照传统的好活受用的标准来衡量,这话一点儿不差。从前好活、受用的人家数赵富贵、吴长方两家。改革开放以来,风水就转了。二妮的公公吴天才领着他的三个儿子在东南边坡儿开了砖窑、在西北河滩垦了苇地,家里又养了蜜蜂,二儿子还竞选
第(2/2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