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雅间里的激.情(1)
第(3/4)节
你何不多加考虑计划看看?而且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控制别人和接受别人控制,这两样哪里可以相提并论呢?”
“恩?赵大人是什么意思?还请明言!”胡亥颇为吃惊,道。
“这还用说吗公子?”赵高指了指旁边的遗诏,“如今遗诏就在这里,陛下驾崩的消息也只有奴才,丞相和公子三个知道,我们只要修改遗诏,立公子为皇帝,天下不就尽是公子的了?”
胡亥一听大惊,叫道:“这万万不可!废长立幼弟是不合乎道义的不遵从父亲的遗诏,妄想嗣位为帝或者惟恐长兄嗣位以后,自己失去宠恃,可能被杀,因而阴谋篡位,这是不孝的我自知才能薄弱陋劣,勉强依靠别人出力帮忙,并不算是能干这三件都是违背道德,不为天下人所心服的。我要是妄想这样做,就怕自己身遭不测,说不定弄得国亡宗灭,,社稷不保!”不得不说,这酒色之徒还算懂点儿道理。
赵高微微一笑,道:“奴才听说商汤、周武王杀了他们的君王,全天下人都称赞他们行为符合道义,不算是不忠诚。卫君杀了他的父亲,卫国人因而推重他的德望,孔子还在《春秋》上特加记载,不算是不孝顺。做大事的人不可拘泥细端,隆盛的德行不必计较琐细的礼节。乡里间日常的琐事,和朝廷百官所担负的工作,性质各不相同,如果百官办事套用处理乡间琐事的办法,那必定会导致失败。因此,凡事只顾细节而遗忘大体,必生祸患犹疑不决,必招灾害。要是能勇敢果断,放手去做,连鬼神也会畏惧逃避,后来必能成功。奴才言尽于此,但愿公子按照奴才的意见去做。”
胡亥听了这话,呆了一呆,心中不断挣扎。最后,终于利益大于良心和兄弟之情,答应了赵高。
解决了胡亥,但事情还没完,赵高知道,如果不把丞相李斯解决,那一切都是扯淡。
于是赵高又约了李斯,刚见面就单刀直入:“陛下去世,赐遗诏给长子,叫他赶来参加丧事,到咸阳会齐,准备嗣位为帝。可是遗诏还没来得及送出,陛下就先驾崩了。如今还没有人知道陛下去世的消息,所赐给长子的遗诏和符令玺印都在奴才这里。现在要决定谁是太子,就看你我的嘴巴怎么说话了,照奴才看,我们不如修改遗诏,改立胡亥公子为帝如何?”
李斯一听大怒,指着赵高骂道:“赵高,你怎么能够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这种立定太子的事,不是我们这种做人臣的人所应该讨论的!陛下既然已经立了扶苏公子为帝位继承人,那我等自当以赤胆忠心相报,岂能做出背主之事?!”
赵高毫不生气,呵呵一笑,道:“丞相稍安勿躁,请听奴才说来。您自己估量一下您的才能比蒙恬怎样?您对国家的功劳可比蒙恬高?您可曾比蒙恬更加深谋远虑而不致失算?您未必真比蒙恬更不会结怨于天下人?您比蒙恬更加和长子扶苏有旧交情而又深得信任?
李斯听了,愣了一愣,道:“没错,这五样我都比不上蒙恬将军,但你为什么对我如此苛求责备呢?我与蒙将军同朝为臣,自当互相辅助,
第(3/4)节